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活着没商量——翁美玲自杀事件给后人的启示

分类: 案例分析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05

阅读 :403

疑虑型绝望——翁美玲的根源

  1985年5月14日,香港著名影星翁美玲在自己的公寓里身亡,那年她年仅26岁,正值自己事业的高峰时刻,香港及华人媒体为此轰动一时,久久不能平复。

  对于翁美玲的死因,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因为她与汤镇业、邹世龙之间的感情纠葛所致。但翁美玲在一篇名为《我的明星生涯》的文章中曾这样描述自己:“本是手无缚鸡之力,却要舞刀弄枪变成江湖侠女,工作之余又要出席很多招待会宴会,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最要命的就是必须发挥强大的忍耐力和抑制力去对抗那些耸人听闻的新闻。”由此,翁美玲之死,看来更是因为生活压力之所致。而生活压力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面临的,翁美玲为什么要选择来加以化解呢?这要从什么是说起。

  首先,所有的根源都是绝望。由此,人们往往认为死亡是最佳的解脱。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生来就带有自我破坏的倾向。研究表明,人从儿童时期开始与死的念头打交道,而且人的年岁越大,想到死的次数也就越多。

  其次,绝望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幻的。为此,我从生物性、社会性、真实性、虚幻性的角度将绝望分为四类:抑郁型绝望、疑虑性绝望、臆想型绝望、失落型绝望。其中生物性是指一个人的生理机能状态,社会性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现状,而真实性和虚幻性是一对相立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态度,是导致一个人产生绝望的因素。

 

I真实性

I

失落型绝望                  抑郁型绝望

I

I

社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性

I

臆想型绝望                  疑虑型绝望

I

I

I

虚幻性

 


  具体地说,抑郁型绝望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理机能发生了变化。有研究表明,在一些有明显抑郁情绪的人群中,其体内5-羟色胺(5-HT)水平明显降低,它会驱动患者不断地寻求自尽,如香港天王巨星张国荣之就是由于抑郁症所导致。失落型绝望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社会认知曲扭的作用,人们因长期承受巨大生活压力而身心疲惫,不愿继续努力,如30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之。臆想型绝望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社会认知虚幻化的的结果,人们往往主观臆想,夸大绝望,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如香港60年代著名影星林黛之。疑虑型绝望的发生主要是强迫意念的作用,其具体表现为死亡意念挥之不去,如中国80年代著名诗人顾城之。

  在上述四种绝望类型中,翁美玲之是因为她陷入了臆想型绝望的陷阱,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程度,美化了死亡的想象。由此,可能有很大的随机性,随意性,结果是弄假成真。这实际上就是没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与自己的亲人玩死亡游戏

  翁美玲在之前,一直处于烦恼、绝望的状态,这不仅是因为她与男友汤镇业的恋情出现危机,并有了邹世龙的介入。也是因为她所有的事业成功一下子都变得无所意义了。1985年5月14日凌晨12点50分,翁美玲独自一人回家,打电话给汤镇业,但没有回复。翁美玲于是留言说:如果不复机,将永远听不到她的声音。之后又她打电话给邹世龙,结果也没有人接听。翁美玲再给邹世龙留言,倾诉自己过得十分辛苦,活着没意思。邹世龙听到留言时已是凌晨1时25分,他立即驾车赶到翁美玲家楼下探望,但叫门不应,没能进入,所以转身离去。

  5月14日早上7点钟,邹世龙再次到翁美玲寓室,依然叫不开门。他遂由阳台攀爬进翁美玲家的厨房,撬开门后进入翁美玲家中,结果发现翁美玲身穿粉红色的睡衣,昏迷在客厅之中。在她的日历牌上,留着一句话:DARING  I LOVE YOU。邹世龙立即将翁美玲送到附近的浸会医院,但只时证实了她已经死亡。

  翁美玲身亡的消息很快传开。5月14日10时,汤镇业赶到翁美玲的住所,深悔自己没能阻止这场悲剧,反复念叨:"为什么这么傻,有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 在汤镇业看来,翁美玲的性格并不是外界传说的那样。他曾说:“任何情侣之间都会有争吵,我跟翁美玲当然也一样。”他还说:“红了之后,翁美玲压力很大,加上她是个对事业极为认真的人,有时意气用事,难免想不通。”但汤镇业怎么也没又想到,翁美玲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因为在汤镇业心目中,翁美玲一直是一个很积极的人!

  翁美玲的消息传到英国,翁母闻讯立即晕倒,且由于悲伤过度致心脏病复发,有赖注射镇静剂保持镇定。翁美玲的舅父尚且镇静,他透露了更多有关翁美玲与汤镇业、邹世龙最后的感情纠葛:"她在电话里透露,她最近认识了一个新男友,对她很好。我在电话中对她说,既然如此,就应该把握机会,她却说她跟他只是普通朋友,谈不上什么感情……我后来将这些话告诉家姐(翁母),她妈咪立即打电话到香港问她是否与汤镇业,但她在电话中否认,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前后矛盾。" 由此,翁美玲的亲人怎么想都不能理解,一点点生活中的不快事情,翁美玲为什么会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加以化解?!

  翁美玲的死亡游戏,玩的实在是太不值了!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她突然对生活绝望,玩起死亡游戏呢? 

  猜疑毁灭了翁汤恋情

  翁美玲由乐观积极变得悲观消极,主要是因为她忍受不了猜疑的煎熬。

  翁美玲对于,有着执着的追求。她曾写过:“如果有一天有个神仙要赐我一件礼物,请赐我一个真心爱我疼我的人。”她还曾说,“人世间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努力拚命去追寻,不过她企望盼求的只有一件,那就是真挚的”。可惜,汤镇业只是个凡人,不能满足翁美玲的追求;而翁美玲对的执著,也渐渐毁灭了她的生活意志。

  1984年的下半年,翁美玲用拍片挣来的钱买了一套80平方左右的房子,邀请汤镇业搬来与她同住。按理说,这应该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不成想这反而使两人更加貌合神离。一方面,汤镇业无法面翁美玲身边有大量出色男人出现;另一方面,翁美玲也不能忍受汤镇业不断出现绯闻。由此,汤镇业经常外出拍片,使两人聚少离多。汤镇业是英俊小生,身边不乏靓女,关于他与其他女星的绯闻,时常花样翻新,这都令翁美玲妒火燃绕,每次见面都忍不住拿这些传闻来敲打汤镇业。而汤镇业也觉得很委屈,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与女艺员一般性接触,翁美玲没必要这么过敏感。

  此外,汤镇业生性内向,不善言表,而翁美玲在香港又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所以两人斗气,无人可帮助开解。由此,翁美玲经常借酒浇愁,然后与别人哭诉汤镇业不要她了,活得没有意思了。1985年初,汤镇业去台湾拍戏,长期不归。翁美玲一个人独居香港,越发地胡思乱想,每每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汤镇业的绯闻,就大怒大伤一场,以至于春节前就两次尝试,最后都因为后悔而及时刹车。

  但翁美玲没有想到的是,当年她走红的势头太猛,所以汤镇业与她在一起给人感觉是高攀了明星。他们一同出去应酬,有些人无意当中说了一些刺激的话,这令汤镇业听了益感自卑。可汤镇业又不愿意对翁美玲实话实说,而是越来越沉默,越来越躲避。只有当翁美玲不在身边的时候,他才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恶性循坏下去,使得两个人越来越离心离德,也使得翁美玲对汤镇业充满了猜疑、怨恨及自艾,最终选择来一了百了。 

  翁美玲与汤镇业原本可以爱得很真诚的,可惜不断的猜疑使得他们一拍两散,相爱容易相处难! 

  活着没商量——翁美玲给后人的启示

  翁美玲去世已经20多个年头了,可惦记她的影迷仍然很多,影迷为她建立的个人网站也是多不胜举。翁美玲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生活感到绝望,而感情失败只是起到催化惶恐、猜疑的作用。她的告诉后人:臆想是人情感脆弱时的自由浮想,是人之常情的表现。但如果这种幻想进入了一种自我偏执的状态,并且不断膨胀,那就会导致。也就是说,很多有动机的人只是无限夸大了个人的精神痛苦,认定自己所蒙受的打击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于是便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翁美玲的还告诉后人:臆想是一种可怕的暗示。人一旦钻了这个牛角尖,就会把人间的一切看得灰暗无比,把阴间的一切想得美妙万分。从而自我放弃,所以,绝望的最大可悲在于其虚幻性,绝望的人大多是钻了认识问题的牛角尖。所以,人想到死并不可怕,怕的是真的付诸实施。

  最后,与死亡的意念做斗争,本质上是与自我无助感做斗争,也是在与自我偏执的膨胀做斗争。到头来,死只是一念之差、一厢情愿的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死带来的问题往往比它带走的问题要多得多。相信死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人大多误会了人生!活着没商量,看你有多大的生活勇气!这正如诗人普希金所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愿所有珍惜生命的人记住这句话!

下一篇:心理压抑就要大喊出来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独身一族的心理分析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