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成长物语

成长物语

教会孩子诚实守信自律

分类: 成长物语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4-12

阅读 :456

   教孩子诚实   培养诚实的品德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古老的话题,“狼来了”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关于诚实的教育范例。父母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都知道不应该说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不愿意与不诚实、说谎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国内外的学者都曾对孩子说谎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曾对全国7省市的5600名3~9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行调查,发现3岁儿童中就已经有50%以上开始在家里说谎了,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岁到9岁在家里不说谎的儿童的比例从48%下降到34%,较多说谎和经常说谎的比例在各年龄段都在5.5%以上,其中7岁最高,达到8.7%。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伦什维克儿童发展研究所完成了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主试者把一个玩具放在被试儿童的背后,告诉他们在主试者回来之前不要转过身来。主试者在一个单向观察屏后面观察,结果发现,所有的33个3岁儿童都回头偷看了玩具,当去询问他们时,却只有40%的儿童承认。另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数据更让人惊讶不已,据美国学家迈克尔·路易斯的统计,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了说谎话,而到了7岁,98%的孩子都已说过谎。   在人们心目中,3~6岁的幼儿应该是天真纯洁的,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孩子说谎呢?要想解释这种现象就得先弄清楚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诚实?什么是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幼儿为什么说谎?当发现孩子说谎时你应该怎么办?明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矫正幼儿的说谎行为,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   所谓诚实,对于儿童来说主要表现在,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拾到东西要交公等。而说谎在学上可以分为有意说谎和无意说谎。有意说谎指的是说谎者意识到自己在说谎,并且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掩盖错误,欺骗别人;无意说谎指的是说谎者并没有什么自觉的说谎目的,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目的,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而前者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   幼儿为什么说谎呢?一个人刚刚出生时是根本不知道说谎的,孩子从小到大,如果他的谎话越来越多,那么他所有的谎话都是从他所接触的人那里“学会的”。在幼儿期,儿童所接触的人主要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如亲戚、幼儿园老师)以及同伴,那么可以说幼儿说谎主要是从父母、教师那里学来的,是父母、教师的不良的教育方法造成的,而父母作为幼儿最重要的亲人,对孩子说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真正让孩子养成诚实的品德,重要的还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从平时的小事开始注意培养。   ①孩子的心是纯真的,他们对大人的话往往坚信不疑。但是有些父母不懂得珍惜孩子对自己的这种信任,对孩子总是随口承诺,却不兑现,结果失去孩子的信任,也为孩子树立了不诚实的“榜样”。   ②父母要珍惜孩子的真话。   ③父母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说出真话。   ④父母想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一定要身体力行,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别忘了孩子的眼睛正看着你。   ⑤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教会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当一件事由“被指挥、被命令”转为“被赋予责任”之后,孩子会奇迹般得变得自觉而主动。   ①当孩子上学忘带画好的图画作业怎么办?等孩子回家告诉他:我不能给你送去,妈妈还有自己的事要做,下次你可得记住了带好自己的东西。父母要学会适时地教育孩子要有自我负责的意识。   ②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告诉他:这些是你的责任。   守信训练方案   一天,宁宁和静静在楼下玩“跳房子”。正玩得高兴,宁宁的妈妈叫她回去吃饭,宁宁对静静说:“我们明天再接着玩吧。”   第二天,宁宁正要跟妈妈说出去玩,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姥姥突然病了。妈妈很着急,想马上就带宁宁去姥姥家,可宁宁想,昨天已经跟静静约好了,这该怎么办呢?   思考题 :  如果你是宁宁,你会怎么办?   如果宁宁不去跟静静说,就去了姥姥家,这样做,对不对?   提示:   既然跟别人约定了,就应该守信用,否则,以后别人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让孩子学会自律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您正准备松一口气,认为可以不用再围着他团团转时,您可能会发现他越来越不听您的话了。   一般来讲,孩子长到两三岁时,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起来,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不同的。尽管这种自我意识仍处于朦胧阶段,但他们已会无意识地用反抗家长“命令”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意识。当孩子出现不听话的迹象时,这是他向您发出的信号———您可以让他自己管理自己、控制自己了。这也正是本节所要讲的重点———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自律力)指的是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表现为既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又善于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自我控制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自我控制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或缺少自我控制,我们可能就会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剥夺他人的权利,我们自己的权利也会受到威胁,我们会常常与别人发生冲突,违反社会规则,失去耐心,因而失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获得成功的自我保障因素。   随着生理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幼儿的自律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家长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促进它的发展。   ①制定家规,为孩子的行为定界限。许多人认为家规带有令人不快的惩罚与抑制的含义,它往往令许多父母对管教儿女感到进退两难,担心会伤及孩子的心灵。实际上家规只不过是训练与教导的过程,能协助儿女适应家庭以外的世界。   在严格的家规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比那些随心所欲、行动自由的人更能适应社会,而且更有自尊心。他们对于家规的制定与执行会有怨言,但事实证明,他们都承认父母的出发点是关怀他,而且很明白单靠他们的能力很多事情是无法应付的。而那些习惯自由行动的孩子则视家长的纵容为漠不关心。   规定任何界限不单是为表示管教严谨,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幸福及成长着想。所以务必让您的孩子清楚明白这些规矩及你对他的期望。您在订立某一条规矩之前,请先问一下自己下列问题:   这些规矩是否简单易懂?   孩子全都明白吗?   孩子是否知道破坏规矩的后果?   你执行规矩前后一致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家与家的规矩可能是不同的,关键在于您能在必要时决定是应该坚持执行纪律还是通融了事。   家规可包括:遵守日常作息时间、清洁卫生、礼貌待人、生活自理、诚实、自律。   家规已定,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逐步执行。父母在执行家规时要协调一致。   孩子违犯家规,要有必要的惩罚。孩子做得好,要对事不对人地夸奖,别吝惜一句赞扬的话,它胜过丰厚的物质奖励。   ②带着孩子一起遵守交通规则和各种公共场所以及比赛的规则,因为“身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下一篇:3个礼貌好习惯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压岁言”意义超过“压岁钱”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