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成长物语

成长物语

倡议学生与父母签孝敬协议 促亲子情深

分类: 成长物语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07

阅读 :309

9日,记者从天河区华成小学获悉,该校为了在学生中更好地弘扬中华孝敬美德,在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孝敬教育,其中最为别出心裁的是让学生与父母签订一份《孝敬教育协议书》,协议内容由学生与家长双方经过协商而达成。   对此,有家长表示疑惑,认为通过签订协议来进行孝敬教育的模式过于机械化。而有关教育专家则表示,让学生从小接受孝敬教育对其成长非常重要。     “有好吃的先让家长吃”       “要关心家长的身体,遇到家长生病,要像家长关心自己一样。”“要体贴家长的辛苦,主动为家长做一些家务。”“不要只顾自己,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家长吃。”……这些“条款”并非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规定,而是天河区华成小学四年级(3)班学生吴镓彤和父母签订的《孝敬教育协议书》中的内容。        华成小学校长李永红表示,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孝”字排在第一位,它是基于子女对父母天然的爱、依恋、敬重而建立起来的,是最基本的人性。让学生与家长签订《孝敬教育协议书》,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孝敬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希望交流时“控制音量”       据介绍,协议书内的“条款”均由学生与父母双方通过协商而达成,学校不加任何意见。在协议书的最后还需父母与孩子双方的亲笔签名确认,以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和对此协议书的重视。此外,每份协议书都附有“有效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双方都相互监督促进。     记者看了几份学生与家长签订的《协议书》,发现由于协议内容是双方经过协商的,因此有的协议书除了对孩子提出孝敬父母的要求外,也对父母正确养育教导孩子的行为作出要求。如一年级(2)班的小诗就和父母签订了“家长与孩子双方注意控制情绪和音量,温和相待”和“家长与孩子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经常沟通思想,互敬互爱”的协议;三年级(3)班的小健更提出“希望父母不要总是凶巴巴的”、“希望父母对我不要过分严格”的“要求”。     “给姐姐让座是尊老爱幼”     除了孝敬协议书外,学校还设计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从小孝敬长辈的美德。如在3、4、5月份先后开展“让父母舒心”、“让父母放心”、“让父母自豪”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关心父母衣食住行,完善自己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品格。此外,学校还会评选“孝敬之星”,以及不定期地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的感想。     经过一系列孝敬教育,不少孩子都变得更懂事。对此,六年级(2)班小闻的母亲感触很深,她之前曾不慎扭伤腰,行动不便。此时,平日娇气、什么都不爱管、时不时还顶嘴的女儿二话没说,主动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做饭、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而二年级(2)班的小豪和家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到叔叔家玩时,中途车上有很多乘客,小小年纪的小豪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本正经地对站在旁边的一个13岁左右的女孩说:“姐姐,您坐我的座位吧。你比我大,我给您让座是尊老爱幼!”(记者许俏文 通讯员高松)     各方看法     学校:懂得爱父母才懂爱祖国     李校长表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德育在中小学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小学德育绝对不是简单地说教,不能像过去那样,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     李校长说,小学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学会做人”首先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延伸到关心、爱护他人。只有懂得如何爱父母,才能真正懂得爱祖国、爱人民。     家长:签孝敬协议是否流于形式     “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固然好,但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进行是否过于机械化,流于形式呢?”儿子正在读小学的徐先生认为,孩子孝顺父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怎么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来开展教育!徐先生说,中国人表达亲情的方式,大多含蓄内敛、重在体味,不宜作为硬性“作业”加以“布置”。     对此,华成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李大超老师则表示,协议书只是开展孝敬教育的一个载体,重在学生能通过活动懂得“孝敬”。     专家谈孝:父母言传身教是最好教材     据了解,目前孩子们的“孝心”大多靠长辈们耳提面命的训诫和行为感化而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的设置上,也鲜有针对性内容。对此,一名长期从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深老师表示,媒体上不时有打骂亲人、弑父弑母之类事件呈现,折射出忽视孝敬教育带来的恶果。     他说,一旦孩子们走上社会后连孝心都不具备,何谈对集体、对单位、对周围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合作呢?因此,让学生从小接受孝敬教育非常重要。此外,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孝敬教材,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只有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才可能得到子女的尊重和孝敬。     但他也提醒,我们倡导的孝敬不能变成束缚个性的“愚孝”。我们要孝顺父母,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但是,在关乎自己幸福的问题上,一定要有自立精神。 

下一篇:沉迷网络17岁孩子休学10个月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