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成长物语

成长物语

从马加爵案件看心理健康问题

分类: 成长物语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22

阅读 :397

  今天,看到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关于马加爵的报道,经常给学生做心理咨询的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感到了心痛,为那4位遇难的大学生,也为马加爵,“我们的大学生们心理健康知识太贫乏了。”她说。 

  杨眉讲了一个故事。 

  一次,一位女同学来找她做咨询。刚听到敲门声,就见门一开,立刻闪进一个身影。等到咨询做完了,这位女同学很不好意思地对杨眉说:老师,你能到门口看看有没有人吗?“其实,做心理咨询跟到医院看病都是一回事。身体会生病,心理一样也会生病。”杨眉说。 

  在她看来,如今大学生们很重视身体保健,感冒,发烧,哪有点不舒服都知道及时看病吃药。可是心理呢?比如,一个人如果烦躁,不快乐,总与周围的人闹别扭,他自己认为这是情绪问题,周围的朋友可能会认为他家教不好,道德不好,太自私。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周围的朋友,都没有人意识到他的心理感冒了,没人想到该提醒他或请老师提醒他去做心理咨询。 

  如果这种情绪表现得更加强烈,比如像马加爵,与同学言语不和就要大打出手,杨眉用形象的比喻来说,他的心理发高烧了。“我们都知道身体发烧到39度是极限,不看病要出事,可心理发烧到39度以上,还能忍吗?一样要出事的。”她说。 

  实际上,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并不在少数,可很少有人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甚至,大学生们心理疾病常识和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还很贫乏。还是拿马加爵作例子,很多同学都认为他有问题,却不知道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样的严重性,也不知道面对这样的人该如何自我保护。 

  杨眉认为,说到底,这与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很不够有关。当然,这有外界的原因,因为在与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组织能力、文体能力等这些大学生多样化的评价指标相比下,心理健康不仅缺乏一个一目了然的衡量指标,甚至从更功利的角度出发,比如就业,它看起来就没有任何帮助,用人单位往往更重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指标。 

  从某种程度而言,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有待加强。尽管北京市这学期开始在大专院校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但是,这更应该是从小学就抓的问题。对教育而言,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杨眉说,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在成长阶段却是一个被“抽象肯定,具体忽略”的概念。对目前的高考制度下的学生而言,成绩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成绩几乎可以遮盖一个学生其他方面的任何不足。马加爵虽然是一个特例,但是,他的犯罪行为所折射出的教育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下一篇:家中无爱 孩子变矮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的孩子每晚都回家吗?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