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远离暴力
分类: 成长物语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11-18
阅读 :335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词联系在一起———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校园潜在暴力的几种情况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几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流浪学生危害校园
一些流浪学生多半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校又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过早地流浪社会和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同学一旦自己受点委屈就勾结校外的社会青年对同学进行殴打报复。
性格严重内向
性格严重内向
一般会导致与他人交流产生障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与他人交流、向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心理问题自我调节。而由于自身性格过于内向,不喜欢或者难以与其他同学、老师、家长交流,而使所有事情全部压积于内心,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看待其他问题过于偏激,而且一个人自身承受压力的程度是有限的,长久无法得到释放,一旦爆发极可能产生非常冲动的后果。
家庭不和睦
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庭,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好的影响;而一个冰冷分裂残缺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极易产生不良影响。不少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家庭生活都不幸福,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暴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显性的,即“棍棒式的强制”;另一种是隐性的,即“温柔的强制”。它们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此时如果再遭遇父母离异、家庭“战争”、极度贫困等负面刺激,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喜欢虐待小动物
毫无原因的喜欢虐待小动物,这种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天性残忍的人并不多,属于极为少数的人群,他们在虐待动物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身为强者的快感;而大多是后天由于某种原因或刺激造成的,比如本身性格懦弱,经常受到同学的取笑、老师的轻视,为了证明自己“勇敢”“大胆”,进而采取过分残忍的手段,从而造成心理扭曲。
热衷暴力和黄色网站及
小说、影视等泛滥的不良文化影响了许多身心尚未成熟的在校学生,许多大学中学在校生沉迷于网络,特别是暴力影视、游戏、黄色网站等。由于缺乏有效的自制力,往往沉陷其中不能自拔。暴力影视节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模仿等心理反应,导致攻击和犯罪行为的产生,而一些带有色情内容的网站、书刊和影视,则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受到严重摧残,成为他们走向堕落和产生暴力倾向的诱因。
好胜心理转变为好斗心理
一般情况下,好胜应该是一种督促进步的心理状态,但由于有些同学性格孤僻,好胜心转变为好斗,绝不服人,进而发展成为了对比自己条件好,或者学习等某方面比自己更强的同学的强烈嫉妒心理,从而可能对这些同学采取暴力行为进行发泄。
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许多同学都有英雄主义情结,崇拜影视作品中那些“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或者是“以暴制暴”的强者,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强大,能控制局面,受别人尊敬崇拜。而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经常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姿态出现,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暴力行为或者被迫以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许多男生感觉刀具武器等非常具有男人气质,看它们或玩它们时,能感受到一种男子汉的自豪感。大多数男生都玩过刀枪玩具,但当他们开始认为具有威胁性的真实武器更有吸引力时,可能就存在潜在的暴力倾向了。
刚愎自用,不接受他人意见
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有些同学性格非常孤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劝说,甚至不能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逆反心理非常强,旁人提出不同意见,就情绪激烈,越说反抗情绪就越强烈,甚至因为一点小问题的不同意见,就怀恨在心,找机会报复。
拉帮结伙,讲兄弟义气
不少同学称兄道弟,拉帮结伙,如果有人欺侮了“他们的人”,那就是和整个团伙过不去,要讲兄弟义气,一个人被欺侮了,其他人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义愤填膺,集体出动,要为兄弟报一箭之仇。崇尚拉帮结伙,讲兄弟义气的同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互相帮助、同学友情。
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有的同学考虑问题过于钻牛角尖,做事不多考虑,认准了一点就无法想到其他问题,想不到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做了以后才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但往往这时候后悔已经晚了。现在的许多孩子在一些问题上,比如恋爱等方面,非常早熟,但在健全思维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对法律的了解上,却往往表现得非常幼稚。
肖亚楠
专家提醒:三大诱因导致少年行为过激
“创伤症候群”
对于青少年犯罪增多,有关专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制造了这个“创伤症候群”。专家说,目前的应试教育属于淘汰教育体制,学生一旦被教育淘汰,就丧失了—切接受基本道德观念、法律知识的机会。而社会又是“一元化”选择,只要没有大学文凭,孩子的成长、就业机会就少得可怜,也就会被社会淘汰。被双重淘汰的孩子因此成为受歧视的群体,心理产生挫败感是必然的,更可怕的是他们心中还会产生严重的反社会倾向,反过来报复社会。而根据犯罪心理学的观点,犯罪分子通常会选择比其弱势的群体作为侵害对象,因此,未成年人的侵害对象往往都是同龄人。
传统家庭解体
社会放弃了孩子,传统家庭的解体又导致家庭对孩子的控制力急剧下降。专家说,传统家庭解体有两个含义,首先是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不复存在,对孩子的多层管理不断弱化,多子女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监督也不复存在;其次是婚姻的脆弱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灵伤害,尤其是很多离异的家长放弃甚至拒绝对孩子进行管理,这也导致很多青少年走上歧途。
不健康恶习交叉感染
由于缺乏自我保护和识别危险的能力,毒品、黄毒、网络、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体等不健康恶习最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并在他们中间传播,让他们更愿意选择暴力,这会造成青少年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排斥。同时,不良伙伴的交叉感染也是导致青少犯罪的重要原因。专家说,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大多数犯罪的青少年来自职业学校,而且青少年犯罪中又以团伙作案居多。所以家长必须注意孩子的玩伴。
周明杰
管治结合还校园一片净土
夜晚水房中,众学生欺负弱小,共打一人,致其口鼻流血、衣碎如缕……而类似事情竟然在某所农村初中屡屡发生。学生得不到保护,被迫对强权与霸道做出妥协,可怜地让出权利与尊严。每次事发后,校长重智轻德、息事宁人,老师睁眼闭眼,轻描淡写,致使教育职能部门的公信力及形象严重受损,学生转学、辍学时有发生。而教育的“大堤”一经出现在校学生长期挨打受气、被敲诈、遭挤兑的“暗流”,就可能形成违法、校园暴力的“管涌”。
施暴学生同样是受害者。他们一旦过早染指恶习,接受了“拳头硬”的道理,尝到了弱者好欺的滋味,日后的成长必然令人担忧。不难想象,其步入社会后很难会严格遵循法律、秩序,依然信奉暴力则难免头破血流,祸害社会,毁了自己。而对受害学生来说,受辱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就像胎记一样,难以磨灭、抚平,并进而严重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性格体系。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暴行也不容忽视。某些教师的不当教育、不良言辞会给年幼的学生造成厌学情绪和绝望般的压力。如某县初中某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辱骂学生“你就差踢二号(指监狱)门了”,从教育的角度看,就体现了社会伦理的缺乏和教师良知的不足,其后果是可怕的。当然,这种人并非主流。
据2001年调查,30%的中学生存在异常心理表现,15%有心理疾患,5%面临校园暴力威胁。“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再次说明在中小学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真正发挥校党组、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辅导员制度的作用,是控制校园暴力的现实办法。当然,家长也要尽可能保持与孩子的开放式交流,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杜绝校园暴力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大力净化社会空气的同时,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动作,多管齐下,真抓实干,坚持不懈,才能赢得良好“战果”。广州市聘请公安、政法系统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法制副校长”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学校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课外文化,培育健康的心理,发现灰色苗头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组建校园联防、保卫组,给学生配发“行踪卡”并由家长和老师签字,及时发现隐情;民警在学校经常出入,了解学校的治安状况,在学生放学的“真空”时间设立“钟点保安”,校内外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公安部门对流氓团伙、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对黑网吧、黑录像、黑游戏严肃取缔,教育局定点转化行为偏常少年等,都是预防和震慑“调皮、蠢动分子”,预防校园暴力特别是社会对学校暴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