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有很多家长不以为是,孩子做错了事,只会一味的责怪孩子,大点的错误就打孩子,从来不去把事情弄清楚,觉得打就能解决问题,往往就是适得其反,经常打孩子会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影响,孩子也会去模仿父母,动不动就暴力解决事情。
一些家长反映,现在青少年的暴力心理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对某人稍有不满就出言要整死对方。一些老师表示,确实有不少中学生存在暴力倾向,这种情况在普通学校中要更多一些。一方面这些孩子不仅喜欢出手,而且下手都比较狠、比较重;另一方面,即使不动手,很多孩子以恶治恶的心理也特别强,比如某个班有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学生被另一个同学打了,老师在批评了这名打人学生后搞了个调查,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支持打这名不太合群的学生。现在中小学生的暴力倾向反映了他们不良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自我意识太强,办事不计后果、不负责任,承受能力差,而且缺乏恻隐之心。
谈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对青少年心理必然产生影响;家长往往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得不到孩子就闹,最后总是家长作出让步。
此外,家长在培养上经常灌输给孩子不能吃亏的思想,这些都导致青少年产生自私、不负责任的心理。当然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也给孩子造成很大心理压力,而这种压力也是社会造成的。媒体上不加限制的内容也是导致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媒体上还没有青少年禁看内容的规定。
青少年暴力犯罪有规律可循,一般13岁至15岁为初次犯罪的高峰期;15岁至18岁为犯罪高峰年龄。其犯罪心理也呈现一些先兆,一是心理倾向性变化,表现在追求物质享受,喜欢低级趣味。暴力、色情文化的泛滥往往成为诱发因素。二是个性品质变化,表现在对老师家长不礼貌、对待同学粗鲁、出言不逊、言行不一、说谎、厌学等等。三是行为变化,表现在无故旷课、经常迟到、涂改作业、作弊、彻夜不归等等。
遇到事情家长要理智的去解决,因为你的孩子正看好着你的行为,我们要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能以暴力来解决事情,要和孩子讲道理,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孩子也能学到东西。
下一篇:父母离婚 易导致问题少年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情感预约 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