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什么

分类: 儿童心理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10-22

阅读 :394

        在巴黎的卢浮宫,在一幅古典名画前,一群法国孩子排排坐在地上,认真地听着一位中年女教师在讲述这幅画。从他们的年龄上看,也就是小学生吧。我不懂法语,但从老师的手势和对画的指点,我猜得出她是在分析画家的风格和手法。我相信她肯定会介绍画家的生平;也许,孩子们对画家早已熟悉。

     这也是一幅画!它感动着我:一群孩子,坐在一幅名画前……
  
    我想拍摄下这幅画面,但被那位女教师发现,她竖起她的食指,微微对我摇了一下,她不愿我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希望我别打扰了这堂课。我离开了他们,走到另一间展室,却看到了一群更大一些的学生,坐在另一张画前!
  
    其实,这样的景象已不止一次感动着我:在奥塞博物馆那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前,我曾看见一位年轻的父亲,他胸前的布兜里坐着他两岁大的孩子。孩子也瞪着大眼睛望着莫奈和德加的名画,他也许什么都不懂,就像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不懂莫扎特一样,但母亲仍让胎儿听,胎儿听到了,这叫“胎教”;父亲让儿子稚嫩的眼睛去接触美,这该叫“幼教”罢?
   
    在乌克兰的首府基辅市,有好几座著名的美术馆,陈列着乌克兰和俄罗斯历代画家的作品。在那里可以看到列宾,可以看到希施金画的森林,列维坦画的风景,还有那著名的海洋画家艾瓦佐夫斯基笔下的有生命的大海……周末,那些美术馆的门口,总有大人们带着孩子,排着队等候进去参观。在那些飘着雪花的寒冷的冬日,母亲们用长大衣裹着站在身边的孩子,照样在排队,而馆里的那些名画,我相信这些参观者已经不知看过多少遍!
   
    以上这些画面,是我在看了《文汇报》11月27日“教育家”那一版上的一篇题为《学生为何没了好奇心?》以后,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的。文中痛心地说到,我们的中学生去巴黎,对卢浮宫里三件珍宝的冷漠,连叫什么也不记得了。
   
    几乎同时,我又听到一位中学语文老教师告诉我,他应邀在市少儿图书馆做了一个关于我国历代诗词的系列讲座。他说,尽管他作了很多准备,尽可能地讲得浅显、有趣,仍引不起来听讲座的孩子们的兴趣。他用了与“冷漠”相近的词:“没有反应!”而陪孩子来的家长们,也并不关心讲座,却急不可待地对这位老师提出一些跟孩子们“考试”有关的各种问题。
   
    我看到我们有不少孩子在学琴,家长们为了孩子“考级”,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天天陪练;我看到美术专科学校报名那天,家长们挤在学校门口,把街道交通都堵塞了!可怜的家长,那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演奏家”,“美术家”。
   
    那么,那些将来不当演奏家、美术家的孩子呢?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该从小培养的对音乐的感觉、对美的欣赏能力,我们是怎么在关心的呢?如果没有人给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审美的种子,他们怎么会对没有头的胜利女神,没有胳膊的维纳斯感兴趣呢?又怎么会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呢?这是无法用任何一种课堂“考试”和获什么“比赛大奖”能衡量的!

     我们的孩子童年中缺失了什么?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制度又缺失了什么?

下一篇: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冰冷家庭会导致儿童孤独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