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由来
接到一位母亲的电话,讲述她那即将升入中学的儿子迷恋上了互联网,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滑。父母亲的反复教育也不起作用,最近禁止孩子上网,导致他的强烈不满,有时连作业也不做了。打也没用,自己目前束手无策,不知该怎么办?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简单询问之后,发现母亲对孩子的一些具体情况不是十分了解,于是约定请孩子一起来当面咨询。
第一次面询
星期六下午男孩随母亲准时来到咨询室,这是一个5年级的学生,身材瘦瘦的,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对陌生人丝毫不畏惧,双眼灵活地打量着咨询室的一切,给人感觉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经过近半小时的建立关系,消除了男孩的戒备,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上网。以下是就网络问题与男孩的一段对话:
咨询者:你对自己上网怎么看呢?
男孩:我上网一般是玩玩游戏、查询资料,也没有过分地玩电脑,这有什么不好呢?
咨询者:你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呢?
男孩:现在没有上网了,因为爸爸妈妈限制的。
咨询者:那以前呢?
男孩:一般是1小时多一点,周末时间长一点,也不是每天都上网的。
咨询者:你觉得上网打游戏怎么样呢?
男孩:可以吧。打游戏时的确很开心,但是,它……
咨询者:听你妈妈介绍,你经常用网上的资料代替作文交给老师?
男孩:网上查资料是现成的,速度很快,它可以让我省下时间做其他的事情。网上的作文很好,它不累,我们不用思考、想象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咨询者:可是你作文考试的成绩并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男孩:我知道写作文要自己想,但我养成了习惯,自己已经想不出来了,总想到网上去找。
咨询者:你爸爸妈妈是怎么看待你上网的呢?
男孩:他们以前是鼓励我上网的,还专门给我买了一台电脑。最近因为我成绩下降,所以就禁止我上网了。
咨询者:你觉得这样好吗?
男孩:爸爸自己一直在网上,却不让我上网。爸爸妈妈的制止我觉得太过分了,我为什么不能适当地玩呢?
……
在与妈妈的个别交流中,她还说出了一件她认为很严重的事情:有一次父亲去检查孩子的上网记录,发现男孩在用Google 查找“裸体的美女”等,询问男孩,他又拒不承认,反复追问下,才勉强说这是无意间看到的。妈妈认为孩子的撒谎和浏览黄色网页是决不能允许的,可对孩子的教育又收效甚微,还导致了父母与孩子的对立。
分析
在对以上信息的澄清过程中,可以看出男孩的上网举动基本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征,他们能熟练地掌握电脑的各种操作技巧,对互联网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不断尝试各种可能的网络行为。同时在这过程中他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因此作为父母起初对孩子的上网是支持的,还买了电脑为孩子上网提供方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发现孩子的上网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处于青春前期的孩子凡事缺少计划、比较冲动,同时自控能力又较差,面对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很容易深陷其中,以至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少了,对做作业马虎了,能偷懒则偷懒,能抄袭则抄袭,这样又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家长这种既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高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又怕孩子在上网过程中沾染上许多不良习俗的矛盾心态也表现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他们有时很欣赏孩子的上网技巧,有时又粗暴训斥孩子的某些网络行为。他们希望孩子能良好发展,但又缺乏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但却不注意自身的行为表现。一句“爸爸自己一直在网上,却不让我上网。”道出了孩子心中的困惑与不服。
另一方面,孩子对自己的某些行为也觉得不好(如摘抄作文),想改,可是缺少方法和毅力。如果这时父母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就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对立,甚至破罐子破摔。
辅导过程
第一次的辅导主要是沟通与了解,在取得孩子及母亲信任的基础上,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即回家后在三个人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出一份有关学习及上网的约定,然后每天按照此行动。下周六来时交流这一周的执行情况。考虑到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希望下次能由父亲陪同来。
第二个周六下午父亲陪着儿子如约前来。有关公约的事没有完成,因为父子间的分歧较大。父亲认为平时不能上网,周末可以,等成绩提高了再考虑平时上网。孩子则认为只要自己完成作业,平时也可以适当上网。了解情况之后,我对父子分别进行了辅导。针对孩子,在肯定其想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他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他认为学习是最主要的,学习成绩也应该要提高。那么在行动中如何体现出来呢?在反复的引导、追问之下,孩子较为详细地计划了每天应该要做的事,怎么来自己写作文等。我对孩子希望每天能上网的想法表示理解,同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信息是很好的,但通过其它渠道也可以做到。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我们不能把书本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弃之不用。网络游戏是一种消遣,并且很费时间,因此平时不应去玩。在平等、友好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也基本认同了我的观点,但仍坚持平时可以适当上网。
与父亲的沟通过程中,在表示理解其心情的同时,指出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孩子,在于改变孩子的想法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家长的措施与要求必须为孩子接受才是真正有效的。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提出对自己的要求,然后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将这些要求具体化,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际步骤。改变孩子不可能一蹴而成,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另外,父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希望家长能克制自己的上网时间,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亲表示回去后与孩子好好谈谈,兼顾孩子的愿望,把公约写出来,并监督孩子执行。
第三个星期六他们没有如约前来。在电话联系中,男孩的母亲表示小孩的情况有所好转,也制定了一个公约,规定孩子每天上网不超过半小时,并且不玩电脑游戏,孩子的作业情况也正常了。同时感谢我的两次咨询。
一点思考
对这个男孩的辅导似乎很顺利,但总觉得有些不放心。现实中,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的家长、老师往往把它看得很严重,而当情况有所改观时,他们又认为彻底好了,不再加以关注。案例中男孩的家长第三次不来就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孩子的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孩子之所以迷恋上网络、学习成绩下降,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了解并深入分析,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并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从而在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并努力在各方面表现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热衷于互联网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应表示理解和支持。对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互联网,然后加以粗暴制止。简单制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作者:张建国 )
下一篇:青少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给孩子过早用手机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