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中国的家长时常喜欢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和妈妈谁更好,你更喜欢哪一个?”孩子们通常会以“都好,都喜欢”来回答。其实,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地位未必就是平等的。在不久前召开的第28届国际学大会公众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张建新研究员就公布了一项初步研究成果:通过对北京、河北、山东三地的1000多名城市儿童的研究显示,我国6到12岁的城市儿童存在着“厌烦”母亲的倾向,而父亲相对来说却成了孩子眼中的“红人”。
“事无巨细”妈妈都管,我烦!“言之有物”爸爸少说,我听!
“您别管我行吗?”这是小欣对给他拿水果的妈妈说的一句话。小欣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现代妈妈,无论生活上,学习上,事事关心,甚至连一些生活的小节上她都一一“代劳”了。可是测试结果却显示,小欣对妈妈的情感更疏远一些,更渴望与爸爸进行沟通。
张建新教授说,与孩子交往频率的高低不一定与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倾向正向相关。在现代生活中,父亲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事业上,教育孩子的任务很多时候都落在母亲的身上。但许多母亲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此,与儿童否定或忽视形式的接触越多,就越会导致儿童产生逆反,产生抵触和厌烦的情绪。比如,许多母亲都以自己的期望值来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会不停地唠叨,责备。时间长了,母亲的话不仅不再受到孩子的重视,而且可能在孩子的内心形成负面的形象,如“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与母亲相比,由于父亲平时对孩子管教比较少,而且父亲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也更多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关注比较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像母亲那样“面面俱到”。所以,孩子与父亲之间的接触或者导致陌生感,或者产生宽容感。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像母亲那样鲜明和强烈。
中国的家长如何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呢?记者走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陈立思。
家长不要让孩子活在自己的期望中,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在6至12岁年龄段的孩子的家庭中,大部分都是父母占着主导地位,所以,出现亲子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很多父母不能够实事求是,过高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把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程度,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就采用讽刺挖苦,甚至打骂的方法。实际上这些都属于一种精神虐待,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害了孩子。其实,这些东西说到本质上是由于父母缺乏社会安全感所造成的,他们担心孩子,也是一种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的表现。
同时,还有许多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盲目轻信社会上一些说法,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对于每个孩子,都要根据他自身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大器晚成,所以,起跑线上根本不存在输赢的问题。还有很多家长认为,没有高学历的孩子以后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立志”要让孩子读硕士、博士,从小就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强化版、补习班。其实这些观点完全是一种社会性的误导,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人才市场的情况。
要把孩子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尊重他们,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许多父母认为对孩子照顾的周到就是一种负责,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国的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在小时候吃过苦,决不能让孩子再去受苦,于是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插手管一管,生怕孩子磕了、碰了,对孩子从头到脚完全控制起来,有时整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这样最终只能是窒息了孩子原本快乐、生动的童年生命。
其实,就是吃点苦,受点挫折对于孩子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没有感受过失败又怎么才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呢。所以,作为家长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应该学会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认识自己。
下一篇:她们为什么长成坏女孩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名初三学生自杀的前前后后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