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心理

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答

分类: 青春期心理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11-30

阅读 :417

  一、我的儿子今年17岁了上高中二年级,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不想上学。我和他父亲都是知识分子,希望他能上大学出国留学,他偏要自己找工作,将来再自学。在外面还交了一些朋友,我们很不放心。

  这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17岁,正处于青春期。

  青少年的特点,如何对待他们?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的变化,青春期受到神经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使青少年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形体、生理、素质均发生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也极其迅速,这些变化表现在情绪、态度、行为、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1)身体变化第二特性发育

  2)性心理的变化从对同性感兴趣到对异性感兴趣

  3)独立意识发展迅速,希望独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依恋关系的变化从对父母的依恋到与同龄伙伴来往。

  5)认知能力的变化从形象思维概念到逻辑推理判断。对社会关心,但分析问题较肤浅、片面、易走极端。

  6)学习压力大,中学期间学习负担重。

  由于青春期是从依赖性的童年期发育到独立自主的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所以其心理发展往往表现出某些矛盾倾向,这时他们既具有童年期的一些痕迹,又是有成年期的一些萌芽,常表现为似成熟又不成熟,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伙伴关系密切

  他在外面交了一些朋友,这是青春期依恋关系变化的特点。成长的表现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多数青少年都有群体观念,他们常常感到在群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打扮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和苦恼,常常从伙伴那里得到同情、理解和温暖,而这些情感从父母那里却难以得到。因此,他们很容易讲哥们儿义气,对父母和老师的劝告持怀疑态度,此时如果他们能结交好的伙伴,互相鼓励,共同成才,若交了不好的伙伴,常易发展成为小集团,去冒险,甚至走入歧途。

  母应关心他们交朋友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学习压力大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达不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常使青少年产生厌学情绪。青少年常因学习问题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中国的家长往往受传统观念影响“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的成绩好坏看的过重,父母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把子女的成就看成自己的光荣,并感到至高的快乐,否则,就会失望或过度悲伤,父母的这种观念和态度往往给子女造成过重的压力。

  有时候,孩子偶尔一次没考好,父母要求过严,教育不当,会造成孩子心里失去信心、厌学,有时会出现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在中学里还有个别学生出现了拒绝上学的现象,其中有学习成绩差的,也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有个别学生弃学经商,过早进入社会。
以上由于学习而带来的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并不少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出现心理问题,建议尽早到专科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可做家庭心理治疗。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对待青少年应注意几点:

  1.要富有伸缩性,不能象对成人心理咨询时一本正经,谈话的时间、地点,可以灵活一些。

  2.尊重对方个人的存在,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

  3.听取青年人的见解,维持双方交流,让他把话说完,再提建议。

  4.建立联盟关系,站在青少年角度看问题,多理解他们。

5.注重目前与现实:现在他是什么心情,在想什么事,如何解决眼前存在的问题。请尽量不讲大道理。
  6.供给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如女孩子经期卫生,男孩子遗精。

  7.提供可模仿与认同的对象。男孩子多向父亲学习,母亲多大在孩子面前讲父亲的优点,如事业上的成就。如果对父亲反感,还可以找人能接受的对象,如表哥、父亲单位年轻的同事等让他多接触,但切不要在孩子面前经常说“你看×××多好,你就是不如人家”之类的话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8.善于发现和赞扬青少年的长处和潜能,诱导发展。

  二、我是一个高中学生,最近失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不起精神来,学习效率下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是不是生病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某次考试没考好,和同学吵了几句,或家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心情不好,是正常的,这种心情不良和发生的事情是相应在的,经过和同学亲友、说说心里话沟通沟通就能解决。

  如果心情低落持续时间比较长(两周以上)同时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脑力下降,学习效力下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值得注意,有可能是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如果感到人生毫无意义,毫无兴趣,有自杀想法甚至计划和行动,又伴有不愿讲话,思维迟钝,学习成绩显著下降,或有很多身体不适症状,体检又无异常,有可能患了抑郁症,就要及时就医。

  有时候心情不好,与自己看问题的方法有关,如对自己要求过高,又达不到理想的自我,就会心情不好。

  有些人对自己要求绝对化,如学生“我不名列前茅就没有快乐”,对于运动员,“只有金牌才是快乐的唯一源泉”。“要幸福,必须每件事都成功”。“不在最前,就是失败”、“ 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持这种态度的人多是有才干的,争强好胜,害怕失败,不满足,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然不会有快乐和幸福了。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正确认识失败,失败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成功,同时降低自己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强对失败的耐受性。

  对他人要求也不亦过高,他“应该怎样……”而自己认为应该的事,别人并不认为是应该的。

  对于自己只要尽力了,就行了,这样自己才能得到快乐。

  三、我是中学生,每次考试都紧张,平时小的测验还好些,越是期中、期末大的考试越紧张,考试前几天就开始失眠,考试时脑子发木,明明会的题都答不出来,我该怎么办呢?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体验,正常人生道路上经常遇到两条道路的选择,非此即彼,常常造成焦虑。如果这个人比较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就会经常焦虑,如等汽车、考试、分配工作前均会焦虑。

  焦虑=欲望追求/自信心

  我们学习工作要有追求高标准、减少焦虑就要增强自信。

  病态的焦虑

  缺乏客观原因的内心极度不安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因而表现惶恐紧张,手足无措,坐立不安,对未来的或在眼前的危险感到担忧,担擎害怕,病态焦虑的特点:自己感到痛苦,驱之不去,丢不开、与焦虑的事不相称。结果影响学习和工作。

  焦虑表现包括两个方面:

  1.主观上的情绪体验、担心、害怕、恐惧

  2.运动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表现: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紧张性头痛、震颤、心率快、呼吸急促,面红或疮白、出汗、口干、呕吐、尿频、尿急、头晕……

  焦虑的程度:不安、担心

  害怕 惊慌

  极度恐惧惊恐发作。

  怎样对待考试焦虑?

  1.改变对考试的认识

  考试是检查自己学习情况的手段,目的是查漏补缺,完善今后学习。“60分万岁”、“及格就行”,不会焦虑,“拿不到第一就是失败”、“对不起父母”、“糟透了”绝对化的要求就会焦虑。

  2.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适当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定指标,稍提高几分。

  3.重视考前复习,有效的实际行动。

  心中有数,自信心增强焦虑就会减轻。

  4.掌握考试时答题的方法。

  5.淡化考试前后的紧张气氛。

  6.和学生一起分析他的优势和潜能,增加自信。

  7.帮助父母克服传统观念,实事求是的要求孩子,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会便孩子更加焦虑,往往父母、老师的情绪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

  8.接受焦虑,改变对焦虑的负性评价。

  9.严重者到专科医院咨询,适当用些抗焦虑药物。

  四、我感到和同学关系不好相处,我看到别人整天高高兴兴的,只有我不能和他们相融洽,我不会象别人那样谈笑风生,我很想改变自己的性格,有可能吗?

  你觉得不能和同学相融和想改变自己的格,我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各有其伏点,有的人外向、直爽,有的人内向、认真。不可能大家都一样。

  你不仿接受自己的性格,看来你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你多和大家在一起交往,开始可以多听别人说,倾听也是交往,喜欢说话的人,还愿意和能听他们说话的人交朋友。

  你还可以分析自己的长处,某方面比张三强,某方面比李四强,增加自信,发挥自己的长处。

  你可能认为那些说笑风声的同学没有烦恼,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烦恼,只是他们有烦恼,也有快乐,你也可以试看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积极和同学交往,只要你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我想会感到成功的,也会体验到交往的愉快。

  五、我承认我敏感,比如同事在隔壁聊天,我总觉得在说我,过去看看,他们在聊别的事,我才放心,走在街上,经常感到别人在注意我,经常处于紧张和苦恼之中,我该怎么办?

  看来你是个比较敏感的人,敏感的人往往容易把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事,硬往自己身上套(“个人化的倾向”),比如别人聊天,你认为在议论你,走在街上,觉得别人在注意你。

  但好在你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敏感,经过证实别人没有议论你之后,能放下心来。

  你说你经常处于紧张和苦恼之中,可能与你看问题的方法有关

  (1)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想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A和B,在路上走,遇到他们俩的同事C匆匆走过去没有理他们。

  A想:“C可能没看见我们,就是看见我们了,肯定有什么急事要办,顾不上与我们说话”。所以A感到无所谓,照样心情愉快。

  B想:“C肯定看见我们了,他就是不想理我们,他凭什么看不起我们?……”越想越生气这两个人中A的想法比较客观,对人采取宽容的态度,比较合理,所以保持心情愉快,B的想法相对不合理,采取“别人绝不能不公正的对待我”的看法。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当人们陷入不良情绪之中时,是自己使自己感到不愉快的。
 
  (2)在人际交往中,背后有人议论是正常的事情,“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每个人都会有被人评论的可能,你如果认为有人议论你是正常的事,也就不会太在意了。

  (3)自己对自己有个独立的评价,我有什么长处,可继续发扬,我有什么不足今后努力改进。只要自己尽力了,也就可以了。不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这样也就不会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了。生活也会变的轻松愉快起来。

  六、我上大学二年级,天天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中学时代的男朋友也吹了,我感到谁都不喜欢我,宿舍的同学也不爱理我,我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交往几年的朋友现在分手了。对你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你感到伤心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人往往在失恋后、丢了喜欢的东西,亲人去世了,或遇到天灾人祸之后,会产生各种情绪反映,我们称为丧失反应或应激反应,一般的规律是:事情发生后,先是否认:“这不是真的!”,之后是抱怨(怨自己 怨别人),之后是情绪低落,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才能恢复。

  你现在天天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感到谁都不喜欢你,觉得活着没意思,可能是因为情绪低的原因。与男朋友分手了,并不是谁都不喜欢你了。

  我建议你主动与你的家人或其他朋友、同学多交流,谈谈你的心情会轻松些。你这一次淡恋爱没有成功,并不等于失败,你只要把它当作你多了一次经历,从中找出经验,如:你的长处是什么,你的不足在哪里,什么样的人容易喜欢你,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适合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我想你比原来会更成熟,还有很多机会等着你,早晚会找到意中人的。

  七、我去年从外地考上北京某大学,快半年了,我还是不能适应,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总想换个专业,而且感到同学都看不起我。

  我们每当换一个环境工工作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如小孩子上幼儿、小学毕业上初中、上高中都有个适应过程,有人快一些,有人慢一些。
  
  你从外地考到北京,是非常好的事,值得骄傲。另一方面有许多变化,如离开家,离开父母,可能是第一次;从住在家里,变成住校;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方法不同;从外地到北京、气候、饮食不适应;在当地你可能是很优秀的学生,到北京后娇娇者去集的地方,可能就不那么拔尖的。这在心理上也很不适应。

  生活的变化我想你过一段就会适应。自己在班里的地位不要太在意,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保持第一。至于专业问题,我认为大学不仅是学专业,还是全面、素质培养提高的过程,学会了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知识面宽了。

  如果不能换专业,就安下心来好好学习,有了大学的经历,毕业以后再选自己喜欢干的工作也可以。

  八、我的儿子今年15岁,经常在家发脾气,一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摔东西,甚至打他母亲,他母亲也太啰嗦,不停的叨唠他的短处,使我们不知怎么办,想去看病,儿子不承认有病,不肯去医院。

  这种现象属于家庭暴力问题,表现看来,问题在孩子但是根本问题可能出在整个家庭中,所以需要去找心理医生做家庭治疗。

  国外常见的家庭内暴力多是夫妻之间的,我们常见的是孩子针对父母、爷爷奶奶的施加暴力行为。这些殴打父母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表现正常,被看成是“好孩子”但对家长常常稍不满意就打或摔东西,特点是暴力行为往往是对最疼受的亲人,比如父母。

  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搞清原因,常见的原因有:(1)青春期的危机,第二性征发音、生理上的变化使其开始出现性冲动,精神上的攻击性(反抗)性活动增强,青春期是第二次分离(第二次断奶)个体化的时期,独立意识增强。

  如果父母不能适应青少年的变化,仍过分关心孩子会出现反抗情绪。这个过程是独立欲望和依赖欲望双价情感的心理冲突过程。是个艰苦的过程。这时如果在学习上受挫,或者受同学的欺负,认为自己是弱者,则容易把忍受不了的烦恼向依赖的对象发泄。形成“依赖──攻击反应”。

  (2)亲子关系养育态度

  家庭内暴力与家庭内亲子关系以及双亲的养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很多这样的家庭内父尊缺乏,父权弱,甚至是单亲,没有父亲,母亲掌握了家庭的支配权,双亲的角色混乱,母亲又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家庭机能崩溃,失去控制能力。有些母亲学历高,把自己和丈夫不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以孩子过分关注,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易对支配自己的母亲产生“依赖──攻击”、“爱心敌意的双价情感”。这位母亲太啰嗦,不停地唠叨他的短处,一方面表现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另一方面又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父亲的问题

  在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中,父亲往往对孩子管教过严,一旦暴力产生又过分纵容,仅仅劝阻,表现软弱优柔寡断,成为旁观者。 这样的父亲在事业上虽具有一定能力,却是一位不成熟的父亲,不仅把家务和育儿责任给妻子,对暴力的孩子治疗也推给妻子,自己多采取逃避的态度。

  这位父亲可能也当着孩子不断指责母亲的叨唠,没有单独夫妻一起好好商量,如何对待孩子,改变教育方式。夫妻之间的沟通也有问题。

  看来不仅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家庭成员每个人都需要改变。所以建议他们来做家庭心理治疗。

  九、我的女儿上初中一年级,经常不愿上学,找各种借口不去学校,尤其是星期一早上,经常说不舒服(如肚子痛),如果不上学在家里好好的,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有什么病。

  由于过分胆小审慎怕适应不了新环境和新课程不大愿意去上学,对家有留恋的表现,对去上学有些磨蹭经催促或鼓励也就逐渐适应了,这是属于正常的。如果在学校始终不去上学,在家可以用功学习到学校,学习时常常因想家面分心,绝不愿住校可能有轻度的心理问题,这时就找心理医生咨询。如果得到及时心理辅导,坚持上学过一段就可以正常上学。

  如有明显的“离家焦虑”甚至“上学恐怖”不能上学或虽然上学但几乎一点都学不进去在学校锂心情焦虑不安,上课时如坐针毡,在家也心有余悸,(由于父母不恰当的接受,妥协)常常与父母“合谋”请病假而缀学在家甚至退学,把学校教育说的一无是处。常常有“两价性依赖(在感情上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简直离不开同时对父母管的太多,限制太多又深怀不满和怨恨情绪)

  这种情况应到专科医院看看心理门诊进行心理治疗。

下一篇:青少年性向疑惑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单恋心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