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考生、家长、老师,全都投入了最后阶段的备战。大家对如何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各个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某高校今年在本地的招生人数等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但笔者在一周的时间中和部分考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随机访谈,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疏忽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填报志愿。
不同的考生、不同的家长对填志愿的看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大家往往将高考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考试本身,而没有在填志愿选专业方面投入必要的精力。要知道,填志愿被称作第二高考,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以往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的问题可以说数不胜数。
现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问题一:进入大学后发现所选专业根本不是我所喜欢的
填志愿时仅凭个人主观印象或周围朋友的意见随意挑选了某个专业,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该专业绝对与本人的兴趣相差太远。专业课枯燥乏味,所学非所爱。
问题二:到了大三,发现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并不相符
比如旅游专业,填志愿时看了专业介绍,觉得导游今后可以逛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饱览世界迤逦风光,真是快哉爽哉。可到了大三,发现做一个导游除了专业知识的积累,性格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如果自己一直就是内向性格,不善与人打交道,那么真正到了导游的岗位可能就会非常吃力了。
问题三:专业课学习非常吃力,自身优势无法发挥
每个人的长处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专业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如果选专业时没有将所学专业以及相对应的职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弄清楚,很有可能所学专业无法将个人优势发挥出来。说白了,你就是拿自己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竞争,结果不言自明。
问题四:毕业时发现热门专业早已风光不在
家长可能更加关注今后的就业问题,于是在填报志愿时综合各方面信息总结出几个热门专业,于是大笔一挥,填上。这种想法其实是有合理性的,毕竟大学正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然而有时往往事与愿违,当前的热门,在四年之后,可能因为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或是该专业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供求关系发生逆转。
可见,志愿填报的好坏,对考生大学阶段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将起到非常大的影响。那么,为了避免出现以上尴尬情况,填志愿时究竟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结合兴趣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正确的。所学专业如果和个人兴趣不相符,那么势必学起来索然无味。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兴趣在不同阶段,是会有较大的差异的。会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2、性格决定命运
天生我材必有用,性格无所谓好坏,不同的职业岗位由于自身的特点,既然有人很适合去做,那么就肯定有人不适合。分析下学校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结合自身的性格分析,尽量避免出现问题二中所描述的情况。
3、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大家熟知木桶原理,但是,将最短的木板补齐后,你顶多达到一个平均水平,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庸才。如何在今后的竞争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学习中事半功倍呢?很简单,将自己的优势尽量发挥到极致吧!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分工的时代,姚明跑得再快,也无法成为刘翔的。
4、职业规划的角度综合考虑
高考本身,为个人的前12年学习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专业选择如果不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难免会造成目光短浅,流于形式。最终让考生输在了职业生涯的起跑线上。百途网职业规划专家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最好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出发,将个人的能力、性格、职业兴趣进行综合全面地考虑。这样才能让所选专业及所对应的职业最适合考生今后的发展,为完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矗
下一篇:高考生考前、考中的心理调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就业危机下大学生需情绪管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