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婚恋心理 > 同性恋

同性恋

同性心理的形成可能由于生理因素

分类: 同性恋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3-30

阅读 :476

  心理保健专家表示,人类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具有遗传性的,孩子会遗传父母的长相、性格、优缺点等,这些都是基因遗传。有的专家认为,同性恋心理也有可能也是由于生理因素的遗传造成的。

  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先天遗传的原因导致一个从幼儿起便产生性倒错,进而形成同性恋倾向。比如有的女孩子生来就具有男孩气质,她们不喜欢花衣服、洋娃娃这些女性的物品或玩具,而喜欢刀枪、棍棒,因此她们被称为“假小子”。

  可以说,她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整体气质都是男性化的,角色认同于男性,因此她们没有一般女孩子们的娇柔,喜欢和一些弱小的女孩一起玩,去保护她们。这种做法强化了她们内心男性化的欲望,显示了同性心理的倾向。

  进入青春期,她们的性取向依然是男性化的,异性对她们并不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她们的性对象很容易转向同性,进而形成同性恋。对双胞胎的性爱指向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兄弟中若一人是同性恋,那么另一人也是,几率高达50%以上。一项以4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DNA分析发现,3对兄弟的X染色体的一个特殊区域,兄弟两人竟有5个基因相同。

  然而,这些兄弟并无明显的女人气,除了性倾向,他们俩是不同的。说明遗传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性取向,但并不是产生同性恋的唯一原因。还有一些研究揭示了同性恋形成的先天因素,如胎儿在脑分化阶段所受的性激素刺激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所受到的心理创伤等也可能影响胎儿未来的性倾向。

  关于性激素水平,有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发现,向怀孕的母鼠子宫里注射激素,确实能够极大地改变其子代的性行为,因此,有人推测是不是类似的情形也同样会发生在人类身上,即通过胎儿期的激素注射改变其性心理和行为。

  但鉴于人类道德法律问题,这些实验无法在人体进行,因而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此外,有科学家分别测量了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激素水平,发现同性恋现象与激素水平有关,但难以确定究竟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还是同性恋的心理及行为引起了激素水平的变化。

  以上就是小编与大家分享的关于同性心理的形成可能由于生理因素的分析,虽然这个问题目前只是以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找到同性恋形成的真正生理原因。

  推荐阅读:同性恋的未来走向是什么

下一篇:同性心理依赖怎么克服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恋也可能导致同性恋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