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行为剖析

行为剖析

稳定情绪 正确引导孩子

分类: 行为剖析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22

阅读 :466

  想弄明白孩子为什么破坏、总闯祸,就要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面对小小的破坏大王时,父母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如6~7个月的时候,孩子渐渐地对两个不相关物品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所以对瓷碗掉在地上会碎、牛奶会被地毯洗吸收这种事情,非常感兴趣,也总想亲自动手体验一番。

  1~2岁的时候,大脑发育的日渐成熟,让孩子渐渐明白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也让他兴趣浓厚地开始探索事物发生的过程,如按下开关电视会打开,按门铃会有响声,这些让孩子很惊奇,所以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实验。

  孩子的行为是他思维的体现,在他将家里弄得一片狼藉的时候,他并不是故意要激怒家长,这只是他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小意外。当然,这些层出不穷的小意外时刻考验着你的耐心,不过发火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了解孩子发展,给予练习的机会

  相信许多父母都知道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总有着一个值得探讨的涵义,有时孩子的行为表现虽令人赞赏,却不一定值得鼓励。当然,在破坏行为出现时,也不能因为父母的情绪而大声喝止或只是消极的叹息。

  孩子对于周围环境和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多半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幼儿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并不容易,尤其手眼的协调发展尚未成熟,开始每一个动作时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导致父母眼中的破坏行为出现,但这些行为却常是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一种练习过程。

  父母的训斥与禁止不知不觉中却减少了孩子练习的机会,情况也不见得会有所改善,但父母若能了解孩子的发展,细心的协助孩子练习,掌控自己的动作去体验周围事物,才能有效的避免破坏行为的发生,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有正面的帮助。

  父母稳定情绪,正确引导孩子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破坏行为时该制止吗?千万不要让自己情绪混乱了判断力,而应探讨破坏行为背后孩子究竟要表达的是什么,再决定该如何纠正,并引导孩子正确的发展。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拥有成熟稳定的判断力是极为重要的,孩子拥有爱破坏的天性,也可能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展现,父母如果懂得善用这样的特性,加以引导和鼓励,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及日后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从小培养出了一种浓厚的求知欲望。

  但是父母的个性如果不够成熟,很容易会抹杀了孩子爱动、好奇、勇敢的天性,反而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及智能培养。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个独立而且不同的个体,对父母而言也绝对是一个不同的开始,宝宝需要学习,父母更需要学习哦!

  当宝宝7~8个月大时,开始出现用双手撕、丢东西等动作,到了1岁左右开始学说话时,“破坏”行为会变得更加花样繁多,令家长大为头痛。孩子爱破坏,并非是他在胡闹,而是和孩子的成长相关,父母应了解孩子发展的历程,协助他掌控自己的动作,才能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

  看看这些“小淘气”

  案例1

  刚学会走路的小妤还不会说话,但总是扯着妈妈的衣服咿咿呀呀地吵着要妈妈手中的手机,任妈妈怎么哄她、安抚她,都无法转移小妤的坚持,她越叫越大声,甚至还大哭起来,最后妈妈只好妥协地把手机给了她,这才让小妤安静下来。

  这已经是半年来的第三只手机了,前两支已经在小妤手里四分五裂了,看来这只也是凶多吉少。妈妈也曾试过给她模型手机,没想到小妤一下子就认了出来,不愿意玩,非要真的不可,对小妤这个昂贵的“爱好”,妈妈可真是一筹莫展。

  案例2

  午餐后,小杰不小心把餐桌上的碗推落到地上,碗破了,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杰没有被吓哭,倒是吓得妈妈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小杰还开心地捡起了碎片交给妈妈。

  虽然小杰没有因此受伤,但也让妈妈捏了一把冷汗。但让妈妈头痛的是,不知道小杰是喜欢上了碗摔破的声音,还是好奇妈妈惊慌的神情,现在这样的戏码一天可以上演好几回,逼得妈妈只好把家里的餐具全部换成了摔不破的塑料制品,就算这样,妈妈还是担心家里得花瓶等玻璃制品能不能逃离小杰的“荼毒”。

  孩子为什么爱破坏?

  “破坏”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常会出现的现象,原因可能来自孩子动作发展上的需要或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然,也可能是孩子为了博取注意,而导致的类化行为……虽然每个孩子所展现出来的“破坏”状况、程度虽都不相同,但每一次“破坏”行为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真像”。

  来自好奇心及探索欲望

  当妈妈走进房间的时候,不禁尖叫一声,因为她可爱的儿子正在把她昂贵的化妆品往外挤,还把自己涂了个满头满脸,看着快被挤空的瓶子,妈妈真是欲哭无泪。

  3~5岁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能接触到的一切,孩子都希望摸一摸、动一动,甚至试着操作一下。他们会想:“这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要不我自己也试试?”孩子的尝试过程,往往不小心就闯了祸,引起父母的震怒。

  父母对策

  对孩子因探索欲望造成的麻烦,父母要耐心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碰的,而什么是有危险不能碰的。有时候,父母甚至可以利用一些已经废弃的物品,和宝宝一起“破坏”,在破坏中让宝宝学到知识,又不会惹出麻烦,更不会浪费家中的值钱物品。

  孩子还不能控制某些事

  圆圆一定要帮妈妈把绿豆汤端到餐桌上,妈妈说他不会,他坚持说自己能做到,于是妈妈只好把绿豆汤交给圆圆,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朝餐桌走去,谁知手一晃,整盆绿豆汤就全部倒在了地上,还砸坏了刚买回家的昂贵瓷盆。妈妈又气又怒,既心疼摔坏的瓷盆,还担心儿子摔坏没有。

  3~5岁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手脑的配合能力,都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在他尝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和预想不一样的危险动作,其实孩子并不是要故意制造麻烦,而是他真的还没办法把这些事情做好,而他又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父母对策

  对这样的“过失”,家长首先不能用严厉的态度责备孩子,因为他们真的是好心办了坏事。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家长就应该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平时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明白在某一个阶段,自己的孩子能做哪些事情,还不能做哪些事情。这样,家长就能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不容易出现意外,又能满足孩子想动手的愿望。

  抗议父母的态度

  “爸爸,我想要一个新的布娃娃。”“不行,你已经有那么多了。”“爸爸,爸爸……”“说不行就不行,不许不听话,要是再闹,今晚不给晚饭吃。”爸爸很严厉地说。孩子生气地把手中的布娃娃扔倒地上,使劲地踩起来,好像不踩坏就不罢休。

  孩子出现这样的破坏行为,是因为父母的拒绝让他伤心,他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不喜欢我。”从而想做出一些举动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借此“威胁”父母答应自己的要求。其实他本来只是有些可有可无的要求,可是家长严厉的态度让他失望、困扰,因此他就选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不满。

  父母对策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请考虑一下孩子的心情,然后想一想是否非拒绝孩子不可,如果孩子的提议你并不那么赞同,那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中庸之道”?如果孩子因你的拒绝而发脾气摔东西,那也不要对孩子“以暴制暴”,先保持冷静,和孩子一样怒气冲冲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安慰孩子,并引导他主动捡起摔在地上的物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

  不成功的“模仿秀”

  “妈妈,我帮你擦了地。”“是吗?宝贝真乖,你拿什么擦的?”“就是这个。”孩子得意地指着地上的道具,你刚看一眼,就不由自主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大叫:“我的天!那是刷马桶的刷子。”

  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心灵手巧的,而他们也总喜欢模仿父母的举动,期望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娴熟地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爸爸妈妈总会以“你不会”的借口不让他们做,可是父母一不提防,孩子还是会抓住机会开始上演“模仿秀”,当然,因为识别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不是道具模仿错了,就是方法模仿错了,导致整件事情面目全非。

  父母对策

  这个时候,父母往往想抓狂,不过,在失误发生后,你的主要任务不是打击孩子,告诉他做得有多糟糕,你最好克制自己想发火或者惩罚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告诉孩子,你对他想帮助你的行为非常感谢,并且肯定他的动机是对的,然后帮他分析做错了的地方、错的原因。最后,找个机会,拿出正确的工具,带着孩子一起擦次地板,这个过程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模仿欲望,也能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

  孩子正在创新

  小笑对这只会跳舞的玩具狗已经玩腻了,因为它已经把同一种动作跳了3个月了,小笑不用看就知道它下一个动作要做什么。想起动画片里会会游泳的小狗,小笑灵机一动,把小狗扔进了鱼缸,可是会跳舞的小狗没有学会游泳,反倒因为电路被打湿,连舞也不会跳了。看着花大价钱买了的玩具就这么报废了,爸爸妈妈还真有点心疼。

  孩子很少会考虑到物品的价钱的,何况他们对金钱实在没有什么成形的观念,对玩具,他们的要求简单又直接:我喜欢玩。所以,当他有了更好的“玩法”时,他一心便想去尝试,至于后果,他不可能考虑到。对于新奇的玩具和新奇的想法,孩子是没有办法克制自己的“冲动”的。

  父母对策

  家长给孩子挑选玩具的时候,一定要和他们的年龄和发展相符合,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不好玩”、“不会玩”,失去兴趣。也不要一次给孩子买太多玩具,这样也容易让孩子“顾此失彼”,不能专心。给孩子玩具的时候,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爱惜玩具,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发明新的玩法,既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破坏玩具。

  发泄不满的情绪

  “妈妈,我要出去玩。”“妈妈忙着,你自己和娃娃玩会。”“妈妈,我真的想出去啦!”妈妈一边叠衣服一边头也不回地说:“宝宝乖啦,妈妈真的忙着的,下午再出去好不?”宝宝突然使劲就把手里的小汽车往地上砸去,看着四分五裂的小汽车,妈妈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得到父母足够的措施,他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而孩子通常会觉得,父母不许他做的事,就是引起父母注意的最好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屡试不爽,他们总是如愿引起了父母的关注,虽然有时候这些关注是生气的。

  父母对策

  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灵,从孩子得角度看他需要些什么,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关心。当然,对孩子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一定要批评,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让他们明白,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得到父母的关心,而不是这样乱摔东西搞破坏的行为。让孩子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摔坏了东西,要负责收拾,而且也不能再得到相同的东西,让孩子明白这样的破坏带来的不良后果,他下次就会避免。

  觉得有趣

  小严偶尔不小心把妈妈画画的颜料打翻在桌子上,桌布登时变得五颜六色,小严觉得又新奇又有趣,他拿起剩下的颜料,兴奋地开始满屋的“涂鸦”,墙上、地板上甚至床单上,全部都留下他“作画”的印记,他的小手、身上的衣服、小脸蛋,也都五彩斑斓。

  孩子这个时候行为的准则就是:我做我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是没有什么顾忌的,只要是他觉得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他才不管会有什么后果呢!因为和父母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为了满足自己,让自己玩得开心,孩子往往就犯了错。

  父母对策

  孩子并不能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父母的苛责无济于事。可以给孩子说明道理,找到折中的方法让孩子玩耍,并从孩子的玩耍中发现他的兴趣所在,这才是聪明的父母会选择的方法。

下一篇:三个月的BB 会“吃醋”!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为什么宝宝就爱跟着父母?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