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指责他人并不能改变什么

分类: 心灵鸡汤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22

阅读 :323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认为自己当初是做了正确的选择:过激者认为自己是迫不得已,懦夫认为自己非常谨慎,而守财奴则相信自己很节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即使他是完全错误的。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看到过能发现自己的过错就在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呢。”可见,能够大胆承认错误的人寥寥无几。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责备自己的,谁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呢?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出一大堆的理由。即使一个人知道自己犯了错,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承认这一点,更不愿意别人当面指出。如果有人当面指责,他会立即调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来辩解。

  所以,指责和抱怨他人是没有用的,除非他自己想明白。正如卡耐基所说:“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我们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会引起愤恨。不要责怪别人,要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

  你忽略了背后的原因

  这个世界的一切结果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他的原因和理由。你之所以批评和指责他,往往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其背后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布莱德雷将军奉命执行一次危险而紧急的任务。于是,他立刻召集手下将士,让他们排成了一个长列。

  “这次,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危险!”布莱德雷瞟了大家一眼,“哪位愿意冒险担任这项任务,请向前走两步……”

  此时,适逢一位参谋递给他一份最新的战报,布莱德雷和参谋交头接耳了片刻。等他处理完战报,再次面对行列中的众将士时,发现长长的队伍仍是一条直线,没有一个人比旁边的人多向前两步。

  他按捺不住情绪,生气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情况紧急,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报告司令!”只见站在最前排的人满脸委屈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向前跨了两步……”

  这时,布莱德雷将军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队勇敢的士兵。

  你也不想错怪别人吧?那好,下一次在你批评别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面了解情况。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急于批评和指责,就容易造成对别人的伤害。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不经分析就轻易对别人的做法进行对错判断的习惯。

  众所周知,法庭上要确定一件事情的对与错,往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调查工作,也就是先假设是无罪的,通过分析各种原因,找出人证物证,再做定论。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无论别人错得多么离谱,都不要指责和抱怨,先抽出哪怕一分钟的时间,问问对方为什么这么做。全然的了解,就是全然的宽恕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哪怕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时间来看,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其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需要了解和分析才能得到答案。

  有时,是个人掌握信息多少的原因。例如,手下与领导的看法不同,多数情况是领导掌握的资讯更全面,所得出的结论大都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有时,是因为个人理解能力有强弱之分。比如,你让小孩子去做大人的事情,有时不会令你满意,因为他还不懂得大人的做事规则。

  有时,是由于民族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比如,你不觉得牛是神圣的,因为你没有生活在印度,如果你生活在印度,会觉得这很正常。你之所以觉得大热天男士穿长袍戴头巾的扮相有点不可思议,是因为你不是阿拉伯人。如果你生活在阿拉伯国家,你会觉得沙特国王衣着得体,当年阿拉法特的装扮也颇有几分英气呢。你之所以认为儿子直呼父亲的名字不太礼貌,是因为你没有生活在美国。我们在美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见到儿子直呼父亲:“麦克……”那个幽默而亲切的爸爸不仅不生气,还挺高兴的。而在中国胶东农村,谁若直呼你父亲的名字,你会在他后面追着打他。

  有时,则是时代的原因。比如,你之所以觉得男人留个大辫子有些别扭,是因为你不是清朝人。那时,如果一位勇敢的武士面对一群歹徒来个立马站桩,怒目圆睁,同时把长辫子向后一甩,大声说道:“来吧,你们一起上!”你会觉得:“哇噻,真帅呀!好酷的长辫子啊!”你之所以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你没有生活在五百年以前,那时人们普遍认为地球理所当然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转:“你看,太阳东升西落,它每天都在绕着我们转嘛!”

  ……

  总之,一个人之所以那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你了解了背后的原因,也就不会对结果感到吃惊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全然的了解,就是全然的宽恕。”

  如果我是他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自以为是,以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他人的生活方式,结果常常令其困惑:自己认为好的,对方不一定认为好;你认为自己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但对方也许认为这些付出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纵然你有利人利己的美好愿望,有时也难以被对方接受,最终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多数人际冲突的产生,都是由于人们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而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事实上,他的做法与你的看法不同,并不代表他一定是错的,而你一定是正确的。如果你处在他的位置上,在同样的状况下,你的做法可能与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达成良好的人际沟通,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合作,营造利人利己的双赢局面,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凡事要从对方的立场去想想:“如果我是他的话……”

  由人与人相互吸引的原理可知,当人们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相似时,就有相互喜欢的趋势。当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时,相互之间便会找到很多共同点,从而可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

  北京有一位底师傅开出租多年,从来没有被顾客投诉过,也没有与顾客发生过争执。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底师傅说,主要是他能够站在顾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顾客要到的地方不让停车,他会用一句话加一个小动作使顾客满意。他说:“小姐,你看好价钱,25元。”然后,底师傅将计价器抬起清零,接着说:“这里不让停车,以下的路程算我送你的。”乘客听到这样的话,看到这样的动作,多数会说:“没关系,师傅,你该怎么算还怎么算。”底师傅听了心里也暖洋洋的。

  底师傅说:“我是司机,知道这里不让停车,她也许没有驾照,不懂得交通标志。或者,以前她乘车时,别的司机违规在这里停过。因此,她心目中认为这里是可以停车的。此时,如果我继续往前开,而又碰巧计价器里蹦一个字,顾客会以为我算计她一块钱。在生活中,如果别人算计我一块钱,我也不高兴……”

  如此站在顾客的角度周全考虑,怎么会得不到顾客的好感呢?怎么会得不到理解和赞同呢?怎么会遭到指责和投诉呢?

  换位思考,不仅能够让我们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别人,找到那个潜伏着的理由,同时也找到了顺利解决问题的钥匙。

  在美国,一位母亲在圣诞节前夕带着5岁的儿子去买礼物。大街上回响着圣诞节的赞歌,橱窗里装饰着枞树彩灯,乔装的可爱小精灵载歌载舞,商店里五光十色的玩具应有尽有。

  “一个5岁的男孩将会以多么兴奋的目光观赏这绚丽的世界啊!”母亲毫不怀疑地想。

  然而,她没有想到,儿子却紧拽着她的大衣角,呜呜地哭出声来。

  “怎么了?要是总哭个没完,圣诞精灵可就不到咱们这儿来啦!”母亲有些生气,语气中充满了严厉。

  “我,我的鞋带开了……”儿子怯怯地回答。

  母亲不得不在人行道上蹲下身来,为儿子系好鞋带。母亲无意中抬起头来,啊,怎么会什么都没有?!——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没有圣诞礼物,也没有装饰丰富的餐桌……那些东西都放得太高了,孩子什么也没看见。落在孩子眼里的,只有粗大的脚印和妇人们低低的裙摆,在那里互相摩擦,碰撞,过来往去……真是好可怕的情景!这是母亲第一次从5岁儿子的高度看世界。她感到震惊,立即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肩上,儿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妈妈,好漂亮的圣诞节啊!”

  从此,母亲发誓,今后再也不把以自己为基准理解的“快乐”强加给自己的儿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母亲以自己亲身的体验认识了这一道理。

  换位思考是与人相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巧,也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立场和视角,去体验对方的内心感受,了解对方的确切需求,从而在彼此的心灵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与此同时,当你站在对方立场上的时候,自然也会以对手的目光观察自己,从而对自己多一份了解。

  不妨经常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是他,会怎么样呢?” 想想看,如果我处在我妻子的地位,我是否愿意以我这样的人为夫?如果我处在我儿子的地位,我是否为有我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如果我处在我部下的地位,我是否为有我这样的上司而庆幸?……当你进行这种角色转换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战场上,知己知彼,可以百战百胜;社会交往中,也需要换位思考,才能知己知彼,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高境界。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如果说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

  “君子和而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顺利交流既需要你把自己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出去,还需要对方能够准确接收你的信息。

  例如,你问候朋友:“你吃了吗?”“吃了,谢谢你的关心。”你的善意,他已准确接收。

  如果他恼怒地反问:“怎么?你看我像吃不上饭的人吗?难道我连饭都吃不上吗?”显然,你的善意,他并没有理解,于是,误解产生了。

  不理解导致误解,误解又往往会产生抱怨:“他应该那么做……”“他不应该这么对我……”

  许多人抱怨是因为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这本身就是对人生的不理解。请你想一想,人家为什么应该按照你的意愿去做?

  如果说“应该”的话,以下这个“应该”排在第一位,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权利做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只要不违法,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即一个人有选择的权利。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我们‘应该’理解别人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生活。” 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理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要相互尊重。比如,美国人有权按照美国的方式生活,印度人有权按照印度的方式生活,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现在,国家间互相尊重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

  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观念正确,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甚至坚定自己的生活态度,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人们应该有所信仰和追求,有些原则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你也可以宣传自己的主张,以此影响别人。但是,如果他人的信仰、观念、做法、看法与你的不一样,你也应该尊重他们,不应该随口否定或贬低他们。

  比如,你可以说:“夫人,我只爱你一个,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这样表达情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你不能说:“世界上其他的女人都是丑八怪。”须知,别人也有权认为自己的夫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

  一个国家的人民可以相信自己种族的优秀,甚至用一些伟大的、智慧的、勇敢的之类的美好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民族,但是,不应贬低其他国家和民族。

  彰显自己可以,不应贬低他人。这好比做事,利己可以,但不能损人。请记住:即使一个人的说法或做法在你看来也许错得离谱,也不要嘲笑他,可以不赞成但应该表示尊重。

  我们需要明白: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你仇视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你。用仇视和指责的方式换来的会是更多的敌意和批评,而用理解和尊重的方式则必定会换来更多的宽容和敬意。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一个真君子既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下一篇:三招助你快速找到幸福感!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8个自我安慰激活幸福源泉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