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志愿者的尴尬

分类: 心灵鸡汤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9-29

阅读 :315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新闻说广东佛山的一家福利院被“挤爆”了,一天有五批两百多人上门,争着提供内容雷同的服务,房间打扫了几次,晒太阳聊天也晒了几次,老人们起初高兴,最终疲惫。

  据说这家福利院最多一天要接待这样的志愿者十几批。“我要休息了”,当老人说出这样的话,志愿者多少有些尴尬。这家福利院表示,不好意思拒绝志愿者。有的福利院还因为拒绝志愿者而招致了抱怨。

  为什么有些服务对象不领情?这是志愿者应该深思的。志愿行动的出发点是爱心,但爱心的价值能否完成,却取决于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需求。

  从福利院里发生的故事看,志愿者们对这一点考虑得很少,他们热情有余,却体贴不足,而且专业性不够。说严厉点,也许这样的志愿者,所寻求和实现的只是自己“做了好事”的心理满足,而不是服务对象的满意。至于那些来去匆匆走过场,只为到福利院盖章交差的做法,更是对志愿精神的亵渎。

  福利院之所以吸引那么多志愿者,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那里有一帮“现成”的老人可以去服务,二是门槛低,打扫房间和陪聊不需要特殊技能,人人都可以参与。

  于是,普通的志愿服务在福利院显得过剩。但我们相信,志愿服务总体上来说绝对不会过剩,而是依然稀缺,只是一些需要服务的群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志愿团体也很少专门针对需求设计服务方案,调动志愿者的专长,提高服务能力。

  其实,城市里需要服务的社群是很多的,比较典型的就是流动人口社区。进入这种社区提供服务,需要克服一定的障碍,还要有较强的信念和毅力,并且对服务内容进行专门设计和长期规划。

  这种社区是无法提供服务证明的,所以反倒是爱心的试金石。一年夏天,我去访问某民间机构设在上海某城中村里的一个活动点。

  那是一所废弃的库房,燥热不堪,孩子们又叫又闹,两名年轻的志愿者始终耐心认真,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带着他们画画、游戏,并教导他们管理自己的图书角。

  她们的精神让我由衷佩服,自愧不如。在这样的社区开展工作,肯定不会一次见效,唯有长期扎根才能有成果。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为广大边缘人群提供服务的机构,需要更多这样沉稳的志愿者———爱心本身是绝对不会过剩的,只不过要与真正需要它的人结合。

(黄丽芳)

下一篇:心灵鸡汤:十一种不良性格造就“孤家寡人”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难消受“美人心”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