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首先是嫉妒者从狭隘、自私的平均化要求心理出发,羡慕超过自己的人,对他人的成绩和优越处境很是眼红;然后由羡慕转为嫉恨,进而由嫉恨发展为损害他人的嫉怒行为,最后由嫉怒发展到嫉毁,干出超乎寻常的事情来。
有人说:“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心灵上的肿瘤“扩散”到身体,疾病就不请自到了。有嫉妒心理的人,常常会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甚至消极失望的不良心境之中。在这种心境的影响下,一方面会对被嫉妒者疏远、贬低,甚至攻击,因而使人际关系不良;另一方面,这种心境会使人的神经系统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心血管及身体许多脏器的机能,进而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所以嫉妒历来被人们看成是一把既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的“软刀子”,属于负性情绪之一。
然而,嫉妒并非有害而无益。20世纪声誉卓著的思想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在嫉妒的第一阶段,嫉妒心理既可以驱使个体产生“怨恨、贬低、压制别人,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行为,从而演化为“消极性嫉妒”;也可以激起“我落后了,一定要赶上、超过他”的心理行为,将其引导上“积极性嫉妒”的轨道。前者对社会、对个体有害,后者则有益。可见,嫉妒之利弊,关键还是看你怎样去嫉妒。
“他还不是运气好”,“他还不是靠歪门邪道、投机钻营”……面对别人的成功,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成功事实,因而会千方百计挑剔、贬低别人的成绩。这种不服气心理,实际上就是嫉妒的开始,并使人的心理天平出现倾斜。如果此时我们能够承认事实,承认别人的长处,变不服气为立志气,就会使心理天平向上倾斜,把自己引向积极性嫉妒。
“别人的成功,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我们要从别人的成功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新价值,激发起竞争意识,立志赶上他人、超过他人,使嫉妒成为动力。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傲立潮头,样样都比别人强,因而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或即将超过自己的后辈时,就应该经常告诫自己:“没有什么理由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压制、贬低别人,与别人过不去,只会两败俱伤。”从而容下自己心中的“能人”,与“能人”和睦相处,共图发展,成为众口皆誉的贤者。
总之,嫉妒如水,它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看你如何驾驭它了。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