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灵探秘

心灵探秘

每天给心灵片刻宁静

分类: 心灵探秘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8-24

阅读 :355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乔布斯、王阳明、老子的三重境界

  前两天,在网上晃荡时,无意中看到了苹果电脑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家里的照片,很生活,很简单,数码味也很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更无欲无求一些。这让我想起乔布斯的办公室。一个IT界的朋友告诉我,乔布斯在公司的办公室有两百多平方米,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数码味。房间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中间的一个坐垫,是乔布斯用来打坐的。乔布斯有禅修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了。

  在这间办公室,乔布斯如何工作呢?作为CEO,乔布斯的重要工作是决策,譬如决定产品的取舍。决策前,他会先闭目静坐,然后叫属下将相关产品的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他来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这样做抉择时,乔布斯用的是直觉。不知你是否体验过,假若你的心先抵达了一种空境,那么随即而来的直觉会非常清晰、敏锐并有穿透力,是非常值得信赖的。对于这种工作方式,我国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有一个漂亮的说法——“此心不动,随机而动”。随机而动,意思是,捕捉到事物的本质而在恰当的时机行动,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此心不动”,先让你的心安静下来,否则你看到的都是纷乱的心。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最富有诗意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对如此有名的一句话,可以有各种各样很复杂的解释,我则简单理解为,这和王阳明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老子连“随机而动”这样的意思都不愿意说了。重要的是“此心不动”,但假若在此之前先有了一个目的——“这样做是为了‘随机而动’”,那么心也是先动了,所以老子只说“致虚极,守静笃”。

  喝咖啡浓茶摆脱空虚

  这样的境界,看起来或许与我们的生活也太远了。那么,我讲一些相反的事情吧。今年,有多次,我在饭桌上,忽然间心安静了下来,那一刹那间会很吃惊地看到,我正在近乎无意识状态地朝嘴里狂塞东西,而实际上自己已经蛮饱。就算是还没有吃饱,那种朝嘴里狂塞东西的状态也令我心惊,因为那绝对可以用贪婪来形容,很像宫崎骏动画片《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被变成猪前吃食物的感觉。

  有时,隐隐的,我觉得自己那种状态下像是一头野兽,一边低沉地咆哮着一边撕咬着猎物。不过,这种状态,如果纯粹解读为食肉动物祖先的本性在我这个人类身上的一种遗留,似乎还不够准确,我感觉更重要的一点是,心感觉有点空,所以要拼命将这种空填补一下。

  乔布斯、王阳明乃至老子在追求空境,而我则是想逃离这种空境。有了这一觉察后,我发现,我在生活中有种种方式来填补这种空。大学的时候,听说蒋介石发誓只喝白开水不喝饮料,他做到了,后来一辈子都守住了这个诺言。那时很钦佩他,想向他学习。

  从去年开始,有点喜欢上只喝白开水的感觉,那会很清静,身体与心都会因而清静很多,于是想,这样一直下去该多好。大学时想学习蒋介石,是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很强毅力的人,所以觉得这是一个磨炼。但现在再想只喝白开水,就不是为了磨炼自己什么,而只是感觉这样很好。

  但是,这样持续不了几天,甚至连一天都持续不了,因为那时身体与心会有一种躁动的饥渴感。要满足这种饥渴感,就要喝点有味道的东西,譬如咖啡、浓茶或可乐等。还好,可乐等软饮料我基本上不再喝了,不是为了健康,而是没有一点兴趣了,但咖啡与茶还是有嗜好。

  如果只说身体的感受,我明明感觉到身体对咖啡有一种排斥,如果一天喝上两杯以上咖啡,胸口处就会有一种燥燥的感觉,这很难细致地描绘,但这种感觉肯定是不舒服。

  然而,还是忍不住要喝咖啡。

  我喝咖啡,不是为了提神,因为咖啡对我从来都没有提神效果,哪怕我晚上睡觉前喝上两杯浓浓的咖啡,我照样可以安然入睡。这也不是因为喝了太久咖啡而习惯化了,在我的记忆中,我一开始喝咖啡就是这样子。

  那为什么要喝呢?我是喜欢咖啡的味道,很多时候,我会喝苦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就只是纯咖啡化开了水里,倒在嘴中那种苦苦的味道,我喜欢。仔细地品味那种喜欢,可以说,是平淡的嘴里多了一种味道,不再是那么空了。

  史泰龙也能拯救心理医生

  类似这种故事在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每周有3天时间做心理咨询。有一段时间,我很想晚上好好整理一下白天做咨询的心得体会。但是,真正到了晚上,坐到电脑前时,却很有想看垃圾片的冲动。比方说,曾有两个晚上,连着看了史泰龙的《第一滴血》,从1到4,一个晚上看两部。看得很是过瘾,这种过瘾的感觉让我留恋,于是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复看了一遍这四部电影,尤其是4,我特别喜欢,后来还看了第三遍。

  对此,简单的理解是,我们的身心需要一张一弛的生活,白天很严肃很郑重很认真很需要全神贯注,在咨询中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与平等心,是张,晚上就要很放松很自在,完全不必考虑什么理解、聆听与共情,投入到史泰龙的电影里,想象自己像史泰龙一样,一个人拯救全世界,痛快至极,这是弛。

  听起来,像是很好的调剂,生活贵在张弛有度吗!不过,我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的理解,张弛有度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根本原因还是一杯淡茶与浓咖啡的感觉。做咨询就像是喝一杯淡淡的茶水,有很多味道,要品出这些味道,需要全神贯注,慢慢体味。并且,这些味道之间,就算看起来有剧烈的冲突,但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我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到冲突各方的部份心理,所以它们在我这里不会形成特别剧烈的冲突。比方说,父母虐待孩子,不管看上去多么惨无人道,一旦我能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的做法,那么便不会简单地将父母视为魔鬼。恰恰相反,我总能体会到,做法越是可怕的人,他们的内心越是可怜。

  体会到这种可怜,你便无法简单而激烈地憎恨谁。愤怒、憎恨与仇恨,是一种需要强烈对比的情感,它需要我们以为,这一方是正确的、好的、善良的、可怜的等等,而那一方是错误的、坏的、邪恶的、可恶的等等。

  没有强烈的对比,这种情感就生不起来。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一旦能够在第一时间体会到相关各方的心理,有强烈对比度的情感就难以升起了。如此一来,咨询就好像是在品一杯淡淡的茶,有许多味道,但这些味道要在全神贯注中才能品到。

  全神贯注时,我们会浑然忘我。

  全神贯注,原来也是一种空境。

  整天品淡茶,嘴里的味道就像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常说的“嘴里要淡出个鸟来”,于是就很渴望吃最香的肉、喝最辣的酒,因而有了对史泰龙垃圾片的需要。有太高对比度情感的电影,都被纳入了垃圾片的范畴,它们看起来会让你觉得很过瘾,但它们不会帮助你更深地理解人性,不会让你更爱这个世界,它们只是让你继续在这个世界上打转而已。

  空境的最痛——“我不值得爱”

  空境中,没有了任何对比。一杯淡茶中,对比是微弱而微妙的。一杯浓茶,对比是强烈的。

  要品出清水的味道甚至爱上这味道,需要心先空下来。要品出一杯淡茶的美妙来,也需要心有一定的宁静。做不到这些时,我们才会追求浓烈的味道。强烈的爱恨情仇,就是一杯又一杯可以杀死彼此的浓茶。催眠专家斯蒂芬·吉利根说,他去过世界各地办工作坊,惊讶地发现全世界各地的电视剧都是一样的,演的都是这样的玩意——“永不停歇的肥皂剧”。强烈的爱恨情仇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要追求到这一感觉,愤怒、憎恨与仇恨就比感恩、谅解与爱更重要。

  太多太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在主动追求这种感觉,譬如,你对一个人极度付出,而有意无意地拒绝掉对方任何回报,如此一来,你看起来绝对是正确的,而对方绝对是错误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才可以有理由迸发出强烈的愤怒、憎恨乃至仇恨。许多来访者会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发现,好像我在追求一种感觉……”譬如,一位女性来访者说,她发现自己在追求一种“我好可怜”的感觉。并且,先是有这种感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现对方不够爱自己,然后就觉得自己有了一种底气,可以理直气壮地痛恨对方不爱自己。譬如,一位男性来访者说,他发现自己在追求一种“我被抛弃”的感觉。一样,也是先有这种感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现对方不够爱自己,随即就有了一种底气,可以决绝地做一些“报复”对方的事。

  无论是“理直气壮地痛恨对方不爱自己”,还是“决绝地做一些‘报复’对方的事”,其实都是在为“我不值得爱”这种感觉寻找一个出口。

  前者,是在责怪对方不爱自己。然而,真正的问题是,她爱自己吗?后者,是在报复对方。报复的含义即,我不必非得吊死在你这里,还有大把人爱我。我们真正纠结的,其实就是这一种感觉——我不值得爱。我们之所以不敢进入空境,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会以为,一旦进入空境,就会碰到这个要命的感觉——我不值得爱。

  因而,我们的无数种行为,都是围绕着逃避“我不值得爱”的这种痛苦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无数种破坏性行为,都是为了将“我不值得爱”的这种感觉转嫁到别人身上。

  这是通向空境的一个必经点。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试试,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也许你可以在一瞬间抵达“此心不动”的境地,也许你会在这样做时碰到“我不值得爱”的痛苦,但这都远胜于将时间都耗费在逃避上。

  在这样做时,我想,你一定会发现,你真的是在追求分裂,追求一个爱憎分明有强烈对比的爱恨情仇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子,这个世界真的看起来是爱憎分明、充满着强烈对比的爱恨情仇,我们有无数毒药般的浓茶可以大喝特喝。但你可以从你自己开始,至少先将你的心,随即是将你的生活,尤其是你的亲密关系,变得不是非得那么浓烈,而是真的可以和你爱的人一起喝一杯淡淡的茶,品出其中非凡的味道,那时你会感叹:这就是生命!

(梁子豪)

下一篇:频繁的烦躁,忧郁or抑郁症?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拆迁富翁不止需要心灵鸡汤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