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厌学情况十分的苦恼,对于孩子来说,上学无疑是一件十分厌烦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上学,而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就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那么,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厌学呢?
动机缺失成为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
浅层因素: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
深层因素: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做个体生意且财源茂盛的家长们,往往在不经意间误导了自己的孩子,促使孩子厌学而追求享乐。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父母的苦口婆心、学校的软硬兼施、老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被抵消。
五光十色的生活引起兴趣转移
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缺乏对于学习的信心引起悲观失望
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但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底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这便形成了习得性失尊感的学生群体。
失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上述的几种原因就是导致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厌学情况,就应该保持心理健康,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学习。反之,就会让孩子生出逆反的心理,更加难以管教。
推荐阅读:别因高考成绩对孩子忽冷忽热
下一篇:孩子入学不要“斗早”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为何容易注意力分散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