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通过对认同及其特点的分析,对于认同在社会规范接受及品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作如下总结。
一、认同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
认同对于规范的接受以及品德形成来说是一个关键阶段。它的重要性首先表现为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因为认同源于对榜样的仰慕或对规范本身意义的认知,使社会规范的一系列要求或作用具体化为内在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因而,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
其次,认同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在依从阶段,规范仅仅作为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的工具而被接受或内化,这种接受水平或内化程度是很肤浅的。而认同阶段,由于个体产生了对规范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敬或对规范本身的意义认知,说明规范已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知情因素及规范行为的自觉驱动机制。这表明认同的内化程度比依从深入了一步。
第三,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对于规范的自觉的遵从态度的确立,有待于作为内在调节机制的遵从态度的结构构建。遵从的态度结构包含动机与执行部分。认同是由主体对榜样的趋同或对规范本身的意义认同引起的,这种情感、认知因素便构成自觉遵从态度的动机因素。并且,通过模仿个体还获得了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因而认同也为自觉遵从态度结构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执行成分。由于认同阶段已确立起自觉遵从态度的动力机制,同时也开始建立起行为的执行机制。因此,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
二、认同不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
规范认同虽在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认同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其动机系统是不够稳定的。无论是榜样认同还是价值认同,其认知与情感体验往往带有具体性、零散性特点,有待于深入提高,形成系统化与概括化的价值意识,才能实现其高度适应性的稳定的规范行为调节机制。其次,就遵从行为而言,在认同阶段也是不完整的。对于偶像认同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深度,在现实情境中往往难以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容易产生“愚忠愚孝”现象。对于价值认同来说,虽然对规范必要性已有认识,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情感体验,做出规范行为的驱动力不强。总之,规范认同在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中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高阶段,必须进一步提高。
>>>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