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

“杀杀”现象:大学生引发“世纪困惑”

分类: 学习问题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9-30

阅读 :318

自杀了,杀人了!大学生,博士生,博士生导师……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更能让我们听到这么多关于高校的负面新闻。
  事实上,动笔之后,我发觉自己都懒得来列举马家爵之类的血淋淋的案例了,因为随着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路的逐日畅通,这些新闻已变得连"傻子都知道"!譬如,就在北师大"名嘴"钟伟先生风光地站在博鳌论坛上"勇敢"地说出"我不知道老百姓是谁"之时,他的同事兼"老百姓"--一位被学生赞为不"追逐名利"的北师大博导文力,却同样"勇敢"地跳楼自杀了。
  是啊,堪称"功成名就"且淡泊名利的博导老师都要自杀,高校学子们的自杀便更不难理解了,因为他们不仅"功不成名不就",而且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压力。一个显在的事实是,在这些压力和诱惑面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失控了,他们选择了自杀或犯罪两个极端来"超度"压力,来发泄愤懑,来满足虚荣!而众所周知,犯罪的"启蒙"或在于"杀人游戏文化"这样的刺激,而犯罪的极致便是真正去体验"杀人快感"!
  当然,这远不是主流,但这种"杀杀现象"却以血淋淋的方式吸引了时代镁光灯并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不安。那么,大学生怎么了?笔者当年有过的困惑,为何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莫非这又是一个"新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
  事实上,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有"郁闷"的。比如我被"强行"分配来学机械,转系基本没有可能的"机械式教育体制",便让我"郁闷"了数年。而到了人民大学学了喜欢的专业,我又有了感情迷茫、"价值真空"的烦恼,以至于在中青报发表了小文《如何索解人生的意义》……总之,大凡在青春期,年轻人总是免不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
  但在当年,外界的诱惑还没那么多,就业压力等等还没那么大。所以我记得大学时一位校友填词的歌曲《快乐的单身汉》被我们反复吟唱,充其量也就是"寂寞也总在夜里,悄悄地来拜访"这类小的苦恼。然而现在,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情形已经发生了质变。我们没经历的,如今的大学生需要面对;我们没选择余地的,如今的大学生需要抉择……
  比较才有鉴别,但比较同样会带来痛苦;没有选择会有失落,但选择多了却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痛苦。更何况,当今大学生面对的"比较"是那么的强烈,可供"选择"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又是那么多--
  学生中的"贵族"对贫困生是一种"比较";女生楼前排队的高级轿车对没车"理睬"的女生是一种"比较",同居的红男绿女对单身汉们是一种"比较",而更为现实的就业"比较"更让许多学生变得或自卑,或功利,或者干脆失去了对社会公正的感觉。
  据报道,人事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6成应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扩招政策"和各类民办收费大学的出现,让上大学容易了,但毕业后呢?显然,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真正实现就业难度陡增,这便不能不使大学生"各显神通"甚至不择手段了。其中的甘苦及其带来的社会认知,又如何只一个"好"字了得呢?
  当然,和我们及70年代人相比,"80后"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变成了如今的主流。独生子女特有的依赖、自尊、敏感和特立独行等性格特征更让其对"比较"结果的反应更加强烈!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人一旦离开父母,便发现自己变得异常无助和孤单。而大学和高中不同的地方,便在于"保姆"没有了,"自我管理"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生有父母陪读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些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害了孩子,也最终害了自己。但毕竟,没有父母"陪"还是多数。离开了父母家长,他们又如何面对"自我管理"者们真正的大考呢?
  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显示,竟有超过1/4的被访者曾有过自杀念头! 有22.5%的被访者承认自己有过心理疾病!这是面对生活和学历压力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现出的脆弱的一面;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增加也让人触目惊心。仅从北京高校云集的海淀区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大学生犯罪人数便呈逐年上升态势:2005年在海淀分局刑事拘留的大学生是2000年的3.8倍,大学生犯罪人数共上升282%。而犯罪的主要类似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高智商犯罪,恰恰是敏感孤独人群才会出现的"刺激--反应型"暴力犯罪。
  当然,这都是由"社会基础"的,因为据调查,海淀区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1997年比1987年翻了一番,间隔10年;2001年比1997年又翻了一番,间隔4年。如今都2006,又过了5年了,按照"上升率"推算,相信犯罪率可能又翻了一番或者至多也是进入"平台期"!面对如此未成年人犯罪的"牛市",犯罪"后备军兵源"如此充沛,大学生犯罪率又如何能降低呢?
  可以看到,随着我国贫富悬殊的加剧,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上的"乖离率"也越来越大了。19世纪的自由主义启蒙者说"不自由,毋宁死",如今的大学生群体则说"不杀人,便自杀"!
  不是么?各类自杀之声不绝于耳、"杀人类游戏"遍地开花,便是很生动的现实写照。
  在此,时髦的拜金主义大潮为此奠定了基础;猖獗的教育腐败为此做出了"贡献";不得已而为之的"独生子女政策"更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失落的"信仰教育"则把畸形的"两极思维"推向了极致。事实上,当社会学家丁学良指责"大陆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人",当数学大师丘成桐怒斥"大陆高校唯利是图,北大引入的海外人才大部分虚假",当"为人民服务"化作"为公仆服务"的时候,敏感的大学生们自然会以更为极端的自私或者虚无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绝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八荣八耻"不能深铭于百姓的心坎,则必然会有所谓"新八荣八耻"横行大街小巷。
  当然,大学生游走于两极的"杀杀现象"并非主流。深厚的民族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取的社会风化、积极的心理引导,都会让绝大多数大学生走出迷茫,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但是,当"自杀"成为2005年高校流行词,当"自杀"也必将成为2006年高校流行词的今天,全社会难道不需要来一次深深地反省和忏悔吗?
  大学生怎么了?清华北大怎么了?北师大发生了什么?中国高等教育要向何处去?这些震撼人心的"世纪大困惑"难道不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人去全力破解?显而易见的是,某一方面的努力肯定无济于事,但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些花季青少年的手中,我们除了竭力破解,别无选择。

下一篇:·考研热背后的“新新人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是谁制造了“开学恐惧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