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 学习问题

学习问题

警惕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分类: 学习问题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9-30

阅读 :434

    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是指新生(初一、高一)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种迷茫、困惑、痛苦。笔者对今年秋季初一年级(460名新生)所做的适应情况调查显示,有51.6%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18.8%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不适应,8.9%的学生的自我认识不清楚,24%的学生心态较平稳。新生适应情况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对新环境的认可,对自我的肯定,对新的学习生活的信心。

    适应不良的三种表现

    认知上:

    案例1:高中以前,李晓一直是老师的宠儿。中考使他从最高点掉了下来。进入高中后,内向的李晓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总担心别人瞧不起他。加上高中学习枯燥单调,他感到难以适应周围的人和事物。他怀念初中的同学、老师和一切。

    新生刚到全新环境时,总爱这样问自己:“别人喜不喜欢我?我有没有吸引力?我还有没有优势?”等等。在这样的自我探询中,有些新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认知:

    在环境适应方面:●还是过去好。●周围没有人喜欢我。●班里的新同学不真诚。●我不是班干部,成绩不再优秀了,不必严格要求自己了。

    在学习方面:●我不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我无法跟上新的学习节奏。●学习太苦、太枯燥,没有意思。●我找不到适应新的学习的方法。●我变笨了。●我没有别人有冲劲、有后劲。●我觉得自己成绩差,又不够勤奋,常常会觉得没希望了。●学习有点力不从心,容易产生厌恶情绪。●我不再是学习的料。

    情绪上:

    案例2:吴兰,她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早上6点起床,中午也不休息。作业太多,学习、工作的压力常常会让她头痛,使她多疑、失眠、心烦,而且自己厌恶自己,认为自己很差,特别是数理化。又身在尖子班,压力很大,有时很压抑。尤其是物理,她很想学好。但一看到物理书就头痛,一上物理课就走神。她常常失眠,常常在夜晚偷偷地哭,感到只有哭才能发泄压力。

    由于环境变化大,压力大,新生容易出现害怕、嫉妒、焦虑、自卑等情绪表现。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容易产生厌恶情绪,总认为班上其他同学比自己强,很容易自卑、生气、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行为上:

    案例3:陈放:上高中了,繁重的学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很想在各科都表现自己,希望大家发现自己是一个很优秀、很不错的人,但往往想的和做的不一样,心里有点焦虑。李洁:刚进校时急于表现自己,大量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没有做好时间分配,高一期中考试成绩陡然下降,让她惊讶、伤心不已。

    新生适应不良在行为上的表现主要有:退缩,过分保护自己,什么活动都不参与,从不主动和其他同学交往。而有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高一生活中,表现为过分积极,什么活动都参加,一天忙得团团转,但似乎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做好,特别是学习受到很大影响。

    适应不良的形成因素

    气质、性格差异。气质和性格作为学生心理结构的重要特征,是影响新生入校最初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胆汁质的学生热情奔放,多血质的学生开朗活泼,这两种气质的人都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而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学生相对含蓄、沉静,不善于与人交往,融入新环境的速度慢一些。另外,从性格上说,外向型性格的学生一般也比内向型性格学生适应快一些,效果好一些。

    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学生事先没有充分估计升入新学校的各种变化和可能,并为此做好恰当的应对措施,用旧眼光来衡量和评判新环境中的人和事。比如:过去的同学亲切,现在的同学形同路人;过去的老师喜欢自己,现在的老师不在乎自己,等等;想家,想以前的朋友,感到异常孤独难受等。

    家庭压力过大。不少父母会把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提前灌输给子女。另外,学生心理发展速度加快,但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改变,给青春期渴望独立和理解的学生也造成较大压力。

    学校过分强调教学,忽视适应性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学生进校后,学校通常希望新生立即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新生的也主要是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一般的常规性入校教育。针对新生心理开展的适应性教育没有跟上,有的甚至没有。

    缓解适应不良的方法

    对学校而言:应充分重视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入校新生进行集体心理讲座,对同一反应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或个体辅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同时,因为新生的很多问题与家庭密切相关,可开设相应的家长培训班。

    对家庭而言:要尽量做到“三多”和“三不要”。“三多”是:多观察子女的表现,多和老师交流,多和子女讨论学习、生活和交往。“三不要”是:不要时时刻刻提醒孩子的成绩,不要夸大子女在这一时期的表现,不要当着子女的面把孩子与其他人相比。

    学生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估计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主动向周围人学习一些必要的适应方法。面临问题和困难时,积极改善,必要时寻求老师、父母和同学的帮助,也可以向校内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倾诉求助。

下一篇:“杀杀”现象:大学生引发“世纪困惑”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失恋后迅速痊愈四方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