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异常心理 > 自杀

自杀

心理系学生为什么也会自杀

分类: 自杀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4-08

阅读 :589

  心理系学生为什么也会自杀?学习心理学的人,按理说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应该可以控制得很好。但是,近日却有案例显示,心理系的学生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走向自杀。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这样的行为呢?

  大学应组织适合学生的集体活动

  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老师和父母。迈进大学门后,杨莹建议大学生之间应增多关爱,学校也该多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杨莹指出,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校园网,网络聊天代替了同学间面对面的沟通,而眼神的对撞和眼睛与屏幕的交流是两码事,长期上网成瘾会引发心理问题。老师应组织适合学生胃口的集体活动,把学生从网络上拉回到现实世界。此外,大学辅导老师也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自杀根本原因与成长经历有关

  从表面看,选择自杀可能是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或是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保证。在国外,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孩子们会共同去争家长的宠,而中国是两代人一起去争一个孩子的宠。孩子顺心惯了,到了大学难以独立应对挫折,就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国外家长善用拇指中国家长常用食指

  中国的家长应多对孩子进行“肯定教育”。在孩子成长期父母给予的肯定要达到5000次以上,才可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国外的家长常会竖起大拇指鼓励自己的孩子,而中国的家长却常伸出食指指责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就会打折扣,没有足够自信就难以培养自尊,不尊重自己更何谈尊重别人。很多孩子苛求别人,当二人意见相左时,关系就会紧张,这实际上是孩子自信不足,导致不够自尊,所以也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但她也不同意家长过度赞美孩子,要建立适当的自信,家长应多从正面鼓励和肯定孩子。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如何去做,而不要用“别”、“千万不要”等字眼。

  其实,学习心理学与心理学的运用,并不是一回事,即使是学心理学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控制好自身的心理问题。所以,想要预防青少年自杀惨剧,还需要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正确教育。

推荐阅读:自杀多因长期压力过大导致

下一篇:喝四种水等于慢性自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精英人士为什么容易抑郁自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