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说起国庆长假,初一女孩辰辰苦着脸——由于最近一次语文小测验全班古文默写部分普遍考得不理想,老师便要求大家把所有课文抄10遍,并且得连同注释一起抄。因此虽然放假,可辰辰还是好几天不得闲。
高三学生小李也很苦恼,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老师和家长就不断施压,如果做错了一道题目,就惩罚性地让他再做10道类似的题目。小李说这样的简单重复让他很厌烦。过完节回到学校,又要开始这样的生活,他。
与辰辰和小李不同,炜炜遇到了另外一种惩罚:冷战。因为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班主任老师经常批评她。后来,老师发现她屡教不改,就对她冷嘲热讽,有时上课时看到她做小动作了,就直接让炜炜站起来,既不让她回答问题,也不批评她,就让她罚站。在全班同学面前经常罚站,炜炜心里很难受,想向老师承认错误,却始终鼓不起勇气。
与老师这些比较“含蓄”的惩罚不同,一些家长在气头上会直接体罚、训斥孩子,打骂过后又往往十分后悔。那么,孩子犯了错,要不要进行惩罚教育?如何进行惩罚教育?
孩子应当知道,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少读者认为———
惩罚,该出手时就出手
老师惩罚很必要
在中学教政治的王老师无法忍受学生不守课堂纪律,一次上课时,因为学生吵吵闹闹,他就不写板书。第二节课时,王老师却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小测验题目。这一来,学生们被唬住了,再也不敢上课时吵吵闹闹了。“我也是没办法,说了他们许多次,他们不听,所以就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王老师很无奈。
“现在的学生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实在太皮了,必要的惩罚还是需要的。”陈老师忍不住对自己的学生摇起了头。
家长越严格越好
“我看就应该对孩子严格,越严格越好。”张先生的态度十分坚决。他承认自己的脾气不大好,但强调“对孩子的一些恶习,如果不打,不让他感到痛,他是记不住的,也改不了的。”
程琪是名军人父亲,他认为现在都在讲“快乐教育”,老是去夸奖孩子。“越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对错,而不是自己去判断。”他认为在表扬的同时,对孩子犯的错要坚决惩处。
“如果女儿总是听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那么,她步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优秀,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失望。”身为家长的强晓芸老师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对孩子还是应当严格一些,让她学会坦然面对批评与惩罚。”强老师希望通过一定的惩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任。
学生很容易逆反
一群中学生谈了自己对“惩罚”的看法,“大人们以为打几下,罚罚站,或者重复抄题目能起到什么作用吗?”他们对这种惩罚手段很不以为然。
外表斯文的小宋却有一颗叛逆的心,他说:“每次爸爸打我,我嘴上认错,心里却更不服。”尽管有时他认为爸爸是对的,但只要爸爸是用耳光来讲道理,他就偏不改正。
不少中学生面对各种形式的惩罚,都慢慢琢磨出了对策。
老师罚抄作业,侯婷是能拖就拖,还故意把字写得很大,“我们班同学被罚站时,故意搞怪,逗大家笑,让老师上不下去课。”她告诉记者,以前还有同学故意把老师的自行车轮胎气放掉。
“我们认为,一旦老师采用惩罚性的手段来对付我们,就说明他黔驴技穷了。”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此,掌握“火候”很关键———
“无情”惩罚有情操作
如今,我们都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犯错误时进行恰如其分的惩罚教育。其实,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举起“惩罚”的武器,不仅必要,而且有效。
错误方法事倍功半
张女士承认儿子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却不赞同班主任老师的惩罚办法。“她让我儿子坐在全班最前面,也就是讲台边上。”这个特殊位子让儿子很难堪。张女士给老师打过电话,希望老师换个“体面”的方法惩罚儿子。可年轻的女老师却说,只剩下这么一招对付你的儿子了。
有的老师的惩罚教育让家长无法接受:安排座位,“差生”坐后边;提问,只抽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差的举手也不给机会;扭曲劳动的积极意义,经常把打扫卫生之类的事作为惩罚。
其实,并不是惩罚教育不好,而是一些老师或者家长用错了方法。不当的处罚方式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惩罚手段。
适度惩罚不伤自尊
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手段?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程华说起了联合国不久前在多国教师和学生中开展的一项调查:
总是迟到的兄弟俩又晚了,理由是家里的车爆了胎。事后,老师却发现孩子撒谎了。应该如何处置这两个孩子?中国老师回答,写检查,通知家长;巴西老师提出,禁止他们踢足球;以色列老师出了个好主意———分别找兄弟俩谈话,让他们说出爆的是左胎还是右胎,两个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潜台词”,这一方法,也最终成为被访者们公认的最佳方案。
程校长认为,以色列老师的做法能够赢得人心,关键在于保护了孩子的自尊,而这应该是惩罚教育的第一准则,“让调皮的孩子起立站上半分钟清醒一下效果很好,但如果老师让孩子长时间罚站罚抄,在我们学校将被作为3级教育事故处理”。此外,他还想提醒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惩罚,目的在于纠错,因此适度就好。
犯错原因值得关注
读者任女士的儿子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一次放学回家却告诉妈妈,他被体育老师批评了,感到“很冤枉”。任女士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去找老师了解详情,原来老师并没错,因为儿子跑圈想偷懒,体育老师指出他的不对,提醒他如果勤加练习,成绩会更好,孩子却大哭起来,“别的老师都喜欢我,你为什么这么说我”。看着儿子的“骄娇”二气在抬头,任女士留了神,拉着儿子促膝谈心,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开始帮他寻找自身的弱点。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增强肯定了这种做法,“不能仅仅根据孩子犯错受罚的结果看待问题,更应该寻找孩子们犯错的原因”,“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比简单责罚更有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
拒绝惩罚,是爱是害?
批评了学生几句,家长就闹上门来;轻轻的一拍被说成是“殴打学生”……“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又怎么敢进行惩罚教育?”某中学朱老师很为难。不少老师和她的想法一样,不再坚持惩罚教育,“我们可不想惹麻烦。”他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甚至放弃了批评的武器。
一些家长也有这样的心理:我的孩子我自己可以打骂,别人不行。“一旦听说女儿被人欺负,我就急了。”夏女士认为别人惩罚自己的孩子会不知道轻重,“打坏了怎么办?孩子有了问题怎么办?”前一段时间,女儿军训回家说,教官对他们要求可严了,在太阳底下要站好长时间。夏女士一听就急了,先问女儿有没有,接着就给老师打电话,婉转地表达了不满。
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对孩子好。因为孩子往往是受到了惩罚,然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惩罚得有多么严厉,才知道自己犯的错有多么的严重。孩子正是在每一次的惩罚中学会了怎样去认识错误、怎样去承担责任。
一味地说服教育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会使孩子在一遍一遍的絮叨中厌烦、麻木,达不到让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目的。更何况,如果一味地庇护、“赏识”与赞扬孩子,会让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挫败。
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形成孩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还能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雨燕
当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其实挺棒的,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然后,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
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批评那些年龄较大、性格较为内向或敏感早熟学生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粗暴,必须以理服人。
下一篇: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如何判断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项措施促灾区青少年快乐成长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