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心理生理性失眠可以由任何原因引起的情绪冲突而诱发,也可以由于旅行时差或短期住院等因素引起。很多患者在出现心理生理性失眠之前的睡眠就处于正常人的边缘状态。童年时代父母亲对于患者睡眠的过度关注亦可成为一种易感因素,父母亲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过度关注或轻度睡眠剥夺,都可能使患者对于日常生活事件的敏感性增高。
心理性失眠有哪些特点
心理生理性失眠的标志为患者全神贯注于睡眠问题,而对于其他精神或情感性的关注降低到最低程度,慢性患者白天的幸福感降低,情感和动机恶化,注意力、警惕性、精力和对食物的关注能力降低,疲劳和不适感增加。并发症常见于催眠药过量、依赖或酗酒,患者日间常应用药物来控制躯体紧张,或过量应用咖啡因、滥用兴奋剂等试图控制过度疲劳等,均会给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患者常常表现出一种被动或失败的态度。
一般始于青年(20-30岁),中年期逐渐增多,少年儿童罕见。女性发病更为常见。患者内在的因素(刻意试图入睡的意念)为失眠的驱动因素,当患者不进行上述尝试时,如看电视、阅读或开车时即可能轻松入睡(称为无意识性入睡)。典型者可见应激性反应、躯体紧张与激动。患者经常否认存在应激性事件(而非失眠),但可常见生理性唤醒增强的表现,如肌紧张增高、血管收缩等表现。
下一篇:夜里睡醒后无法再入睡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神经衰弱:男女有别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