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
分类: 网瘾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6-11
阅读 :437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 , 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 , 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很多人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困惑和茫然时 , 另一些人则因为他们在网上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 , 甚至不愿离线。也就是说 , 有人非常依赖网络 , 就象赌博上瘾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 ——— 一种行为依赖或者称为科技依赖 , 并且受到了学家们的关注。根据2004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国现有互联网网民8700万人,其中1505万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网民总数的17.3%。在个人电脑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问题也出现了。近来,网络对网民的影响受到关注。其中,年轻网民的网络健康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有研究者认为网络依赖与赌瘾和酒瘾是相似的。国外有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 , 网络使用的增加对个体的健康(抑郁、孤独)有影响 , 此影响会延伸至社会交往与交流。据谢勒的研究结果 , 13 % 的大学生对网络有过度使用的现象 , 而且有负面效应。在澳大利亚 , 网上聊天被证明会使青年过度使用网络。
从已有的调查来看 , 网络依赖在生理、(抑郁)和社会方面都和赌瘾有相似之处。25 % 一59 % 的人认为过度使用网络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 有相似比例的人报告说别人抱怨他们过度使用网络。有研究表明增加上网时间和孤独与抑郁有显著相关 , 与白天的压力指数的关系也是如此。
聊天,交网友,泡网吧,打游戏,看新闻,查资料,随着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大学生问题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把网络当成排遣的对象。但医学家却对此表示担心,因为这种虚拟的排遣方式会带来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障碍”。
西北师范大学BBS论坛校方管理员吕欣认为,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的一种沟通和排遣方式。但由于网络特有的隐秘性和虚拟性,某些时候网络也会成为诱发问题的“恶之花”。吕欣通过对学校论坛的监管发现,不少大学生会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以察觉的问题,比如崇尚暴力、色情,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去年学校还有一位同学因现实生活不如意,就在网络里为自己重造性格与身份,最后患上了“网络依赖症”,整天沉湎于自我想像出来的虚幻世界中,一会儿不上网就坐立不安,甚至出现了幻觉。
笔者认为 , 网络以其丰富性、虚拟性、互动性而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是必然的。“网络依赖”首先是一种现象 , 这一现象在国内大学生中的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们学习、生活、健康等带来的影响很值得探讨。
无网络依赖的大学生、轻度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和严重网络依赖的大学生在对网络的使用方式上存在差异 ; 从总体上说 , 对网络的依赖与健康中的强迫性因子有显著性相关 , 随着网络依赖程度的加深 , 它对健康的影响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所显示出来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征,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因其具有形形色色信息包括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负面效应。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玩游戏、网聊、网恋,甚至搞恶作剧等使其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心身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成人感增强,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工具,多数学生爱不释手,不少学生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对目标的选择无所适从,这里看看,那里站站,继而迷失方向,时间也很快从手指间流逝,离开网络才感到上网学习、查资料的初衷都没有实现。
不少学生抱着“中学辛苦、大学好玩”的心态踏入校门,对待大学学习。结果发现大学里也存在很大压力,如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远离家人时有孤独感;各种竞争激烈等等。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学生,发现网络对缓解他们的压力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说,网上无论何时都有人听你的倾诉……有的学生描述,在网上虚拟空间内打游戏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可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但不少网吧为迎合学生的需要,不断增设种类繁多的新奇游戏,使玩游戏者乐此不疲,一次一次的强化,许多学生逐渐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问题的手段。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践的舞台;众多学生都要求自己必须掌握网络使用技术,有的沉浸于对网络技术的追求中。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喜欢探索、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无疑充满着诱惑力,自然就有不少大学生痴迷于它。对于网络的探索,上网冲浪,有的是有用的,有的是无用的,稍有不慎,负面效应立即产生。
大学生与中学生比较,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自主权”。有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已尝试过电脑游戏,甚至到着迷的程度,但迫于学业和家长的压力而不得不收敛其行为,上大学后自由了,可到网吧玩或聊个通宵。网吧老板通常对包通宵的优惠收费,网络环境宽松自由、无拘束,使上网者感到过瘾。俗话说玩物丧志,似乎在这些学生的言行中得到印证。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个性,进入大学后渴望交友,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同时又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闭锁真情,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下,诸多学生走向网络,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交流的内心需求。但是,加上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交流时可以不为言词的不妥负责或感到难为情。在网上还可以隐蔽真相和真心,可与他人自由平等地交谈各种话题,还可以体会一呼百应的成就感。但网络交往并没有使上网者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融洽地与同学相处,反而更加封闭。有研究表明,社会疏离感与对网络的依赖性存在正相关系。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易受影响。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网络具有比其它游戏更易使人上瘾的特性。网上的游戏种类应有尽有,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喜爱的游戏。上网玩游戏随时可以找到合适的游戏伙伴,这就容易使连忘返,玩了还想玩。
面对网络的负面作用,防范措施不应是阻止学生上网,而是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第一,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实践证明,较有效办法是通过德育课等主渠道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沉溺网络、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虽然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是个人的,但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正确的导向,学校的引导教育就非常重要,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要纳入教学体系,不能放任自流。
第二,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在大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是当务之急。我们调查了解到,在有关人员中,32%的人认为电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不大,30.2%的人没有接触过网络,4.3%的人根本不用电脑。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硬件配备和有关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建立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懂网络技术的师资队伍。
第三,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学校应成为学生上网的主渠道,这是教育部制定的有关学校信息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立校园网络,学生既可以主动地在自己学校的各终端上索取局域网上的所有资料,也可以通过外联网站接入因特网,搜索更加丰富的信息。校园网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进行交互式教学,学生无拘束地参与讨论。为了满足学生交流和宣泄的需求,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些游戏室和聊天室,由有关教师轮流操作和做版主。这样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了解其真实心态,掌握宏观导向的主动权,坚持主流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因势利导地给予学生教育和帮助,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第四,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由于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这为某些不道德者带来了许多可乘之机,他们可能肆意在网传播反动的和黄色的信息,制造网上信息污染;或是发布虚假信息,随意侮辱诽谤他人,而高科技网络在道德问题面前显得很脆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尽快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上载把关工作,把那些不健康和有害的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学校应增强校园网络的服务功能,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部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网络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正面的网络资源占据学生的网络生活。
诚然,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同样需要法律的外在规制,否则这个虚拟社会就会出现秩序紊乱。同时,网络中还存在道德和法律所难以完全涉足的某些技术性“盲区”,例如黑客的入侵行为等,因此还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综合治理,才能保证网络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