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唐代有个著名道士,叫吕洞宾,相传他精通“天遁剑法”和内丹术。别人以为他可飞剑杀人,他回答说:“我虽然有剑,但与你们传说的不同,我的剑一是用来斩断贪婪憎怒之心,二是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三是用来斩断烦恼之心”。吕洞宾的这三剑之法道出了他修身养性,百余岁而颜如童子的深刻见解和经验。
世人常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如何之大,但很少问:“压力来自哪里呢?”人们大多以为压力来自环境与竞争者,甚至还以为时代越发展压力就越大。其实,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有压力,只是压力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原始人为充饥而奔波,古代人为战争而卖命,近代人为自由而战斗,现代人为享受而劳神。可见,所谓压力并不单方面取决于环境,而是人对环境的内心感受和追求。古代圣贤早就认识到了,人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追求,追求是人的一种内驱力,可以带来创造的生机。但如果欲望和实际有了差距,欲望就会变成焦虑,就会使人躁动不安,这种心身状况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力了。简而言之,压力的背后就是欲望。
最常见的欲望大致有:名利、贪婪和色欲。这些欲望是身心俱损的病根。古人说得好,“名利杀人甚于戈矛。因为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而不悔”。一个老想着升官发财的人、一个想着功名荣耀的人必然会烦恼不已,倍感压力,身心受损。古有歌谣:“烦字从火,内焚外燎。脏腑焦烦,行貌枯槁。精因之摇,神因之扰。气因之丧,寿因之夭。人固明之,烦恼自讨。气性之偏,习而难矫。执迷者多,醒悟者少”(明·《万寿仙书》)。从欲望开始的压力,继而形成的烦恼,不仅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而且顽疾难矫。
如何才能解除压力,祛除烦恼?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历代修身养性之说,莫不把清心寡欲作为入门的前提。老子训导:“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文子也说:人只要经常保持无祸,不必经常追求有福;经常保持无罪,不必经常追求有功就很不错了,都把平息欲望视为调节的根本之举。人若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无沽名之心,而不求功,守其所已有,不求其所未得,那么,他就一定常乐无忧了。
下一篇:五大诱因招致中年忧郁症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年底焦虑症困扰上班族 易引发抑郁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