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凡与“术”沾边的事总是带着玄妙与神秘,比如魔术、巫术,催眠术也是如此——几百人齐刷刷倒向一边,被催眠师集体催眠;柔弱女子被催眠后直挺挺悬空架起,像桥梁一样上面可以承受几百斤的重量……催眠术究竟是否如此神秘莫测,近日,记者来到医院体验了一次催眠。
受访专家:彭旭,心理科医师。
擅长: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催眠治疗、团体治疗。
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名医生。
心理医生的诊室很简单,但他们却要治疗最难应付的疾病——“心病”。
彭旭是北京回龙观医院内“有名”的催眠师,“听到他的声音就想睡觉”,这是医院同事给他的评价。平和、沉稳的声音,让人感觉踏实、安全,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声音,彭旭成为心理医生后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学习催眠治疗。
催眠术不是让人睡着
记者一早赶来,彭旭说:“来,你躺下,我先给你做一个放松催眠再采访。”(催眠过程的语言细节是事后记者根据录音整理——记者注)
记者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耳边是平稳、柔和、缓慢的声音:“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头皮上,感觉你的头皮很放松,头皮上的每根头发也很放松。你会感觉你的头皮很温暖,很舒服,仿佛冬日里的阳光照耀在你的头上,你感到非常的轻松。”
思绪不由自主跟着这个声音走着,“现在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额头上,额头像绽放的花一样,慢慢地舒展开,你感受到了一种清凉,如同荷叶盖在了你的额头。你的眼皮像承受了千斤的重量,紧紧地贴在眼上,很沉,很沉,动不了,也睁不开了。”
由于有些紧张,记者刚开始是刻意地紧闭双眼,但慢慢地,耳旁只剩下这个声音,若远若近,眼皮也越来越沉。
“三次深呼吸来放松胸部,吸气……再吸气……停,慢慢呼气,再呼气,呼到不能呼……”
“你的肚脐上越来越温暖,如同和煦的阳光慢慢向四周散射,你的整个下肢也跟着放松了,很沉很沉,不想动也不能动了……”
耳边的声音越来越柔和,拉得很长很慢,人渐渐迷糊了……
不知过了多久,声音又响起,“当我从三数到一的时候,你慢慢地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刚才的细节都记不住了,但是这种宁静轻松的感觉一直保持下来。”
“三……二……一……慢慢地睁开眼睛。”记者睁开了双眼,一早起来挤地铁、转公交车的疲惫感烟消云散。记者很疑惑:我这究竟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彭旭乐了,说:“催眠术不是让人睡着,而是让身体醒来。”
记者查阅了维基百科中关于催眠的定义,催眠(hypnosis,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的名字),是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此时的人对他人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并在知觉、记忆和控制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着了,对任何的暗示就不会有反应了。
记者被催眠架成“人桥”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神奇视频:一名纤细的女子,被催眠后,直挺挺地架在两张桌子之间,身上却能站几个人。
彭旭说:“它的专业术语叫人桥。就像小龙女睡在一根绳子上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他的鼓励下,记者也体验了一把。
彭旭让记者站立在椅子边上,闭上眼睛,跟随着他缓慢的指令:“两脚并在一起,脚尖也合在一起,双手紧贴在腿上,整个身体紧缩在一起,就像全身只有一块肌肉一样……体会这种感觉……肌肉越紧张,身体越放松……”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声音在耳边缓缓地说:“现在,要把你放在空气做成的床上。”
记者被搬了起来,放在了“床上”。整个过程记者能清楚地感觉身体绷得很紧很紧,但身体却感觉很轻很轻,完全不费力气。“空气做的床非常的舒服,享受这种舒适……”声音继续在耳边。
啪!迷迷糊糊的记者突然掉了下来,原来椅子轻轻滑动了一下。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次,记者颈部和脚腕分别架在椅背上,成功被架成了“人桥”。
当记者问,人在清醒的状态下也能这样架起吗?彭旭说,不被催眠的情况下做这个动作会伤到颈椎、腰椎,因此不要去尝试。
生活处处有催眠
有了真实的体验后,记者与彭旭之间关于催眠的话匣子打开了。在记者前来体验采访前,有一位同事非常自信地说:我意志强大,绝对不会被催眠。
对此,彭旭说,嘴上越说不会被催眠的人,越容易被催眠。因为一个在业务上判断能力很强的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往往不是那么有主见,他们也能在一种特定的气氛中,由他人暗示加上自我暗示而进入被催眠状态。
人们表面上是被催眠师催眠,其实主要还是在催眠师语言的暗示下被自我催眠。“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冲突,或者压抑的情感。催眠师会通过语气、语调、手势等营造一种放松的氛围,让人有一种安全感,不用再防御,不用再束缚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人都会被催眠。”他说。
催眠并不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催眠状态是生物界的本能状态,作为一种生理科学现象,我们生活中处处都会有催眠,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彭旭说,催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当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一活动时,由于精神的高度集中,以致对外周环境的事物一无所知,这种状态也属于催眠的一种形式。
“小动物遇到危险时,会表现为假死,也是一种催眠本能。”彭旭说,专业上把催眠分成四个境界,催眠秀、催眠操、催眠治疗和催眠道。这四个境界,就如同舞台表演的太极舞、健身的太极操、用来格斗的太极拳,以及参悟人生的太极道。
催眠不是“剪去”坏记忆
催眠的神奇,在人们心里近乎是一种超能力。有一位母亲说14岁的女儿很怕黑,可能与上幼儿园时被关过小黑屋的记忆有关,她想通过催眠来把女儿的这段记忆拿掉。
彭旭说:“痛苦的记忆是不可能抹掉的,催眠治疗只是抑制这些过度兴奋的记忆,让她们慢慢脱敏、淡化记忆的负面影响。”
催眠师借助人类的本能来进行暗示和指导,可以对患者进行催眠治疗,主要适用于心因性的精神障碍,如癔病、疑病症、恐怖症、身心疾病。
彭旭的第一位患者是名年轻女性,因为15岁的时候受到过伤害,女孩选择性失忆了,那几年的事都不记得了,但每晚总是被噩梦惊醒。
彭旭分析说,这名女孩的失忆,其实是心因性失忆,是把对自己有害的信息自动屏蔽掉来保护自己。然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越积压越痛苦。
通过催眠,可以给他们营造一个非常安全舒适的环境,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放松,积压的情绪得到释放,被抑制的痛苦记忆也可以慢慢地释放出来,不断地告诉他们很安全,不需要害怕,给他们直面这些伤害的勇气。
这个女孩在经过15次催眠,每次催眠约四十分钟之后,慢慢地回想起曾经的记忆,渐渐地淡化对她的伤害。
还有一位患者,小时候因为在演讲的时候忘了词,很尴尬,发展到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做事,再后来,连上学都不敢了,在家辍学几年后来看心理医生。
这位女孩现在23岁,属于社交恐惧症,在12次的催眠治疗后有了起色,从不敢跟人讲话,到可以同时跟两三个人讲话。
像这种因为一些不好的记忆影响生活的患者不在少数,以女性居多。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癔病都能进行催眠治疗,而且对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这类疾病,不能通过良性的心理暗示得到纠正的,也不能采用催眠疗法,否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催眠师常常自我催眠
彭旭说:“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患者,内心难免也会有焦虑、不安。所以每次在对患者进行催眠之前,都会先对自己进行催眠,让自己放松下来。”他介绍了自己常用的催眠方法。
自我催眠时,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脚心上,感受脚心的热、酸、胀,有了“知足”,就有了常乐,这是催眠前必做的功课。
“数羊”是许多人失眠时的办法,但往往会越数越清醒。彭旭说:“许多人都数错了,不能从1数到100甚至1000,而应该是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这样反复数,单调的重复和刺激,就可以达到催眠的效果。”
也可以数数自己的呼吸,吸气的时候从1数到7,呼气的时候再从7数到1,这样即便睡不着,也可以让身体放松尽快入睡。还可以“久久地盯着电源的小红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彭旭一股脑儿给出了几个助眠建议。
被催眠的人也会自我保护
催眠让人觉得神秘甚至恐惧,来源于有些影视剧里,居心不良的心理师把人催眠后“如行尸走肉一般被操控”。现实的确有人担心被催眠后会说出自己的秘密,甚至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等等。
彭旭说,如果是真正的心理医生,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担心。影视剧为了表现催眠的效果,被人催眠后说出自己的秘密被人控制,是有所夸张的。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即便被催眠,也不会把对自己有害的秘密说出来,除非潜意识中认为说出来对自己有好处,才可能会说。
“人在催眠的状态下,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屏蔽多余的、有害信息。”彭旭说,就像人喝醉时只对感兴趣的事滔滔不绝地说,而对不感兴趣的事就充耳不闻。
下一篇:心理亚健康的八个典型症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当无人倾诉 学学4个自愈小贴士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