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在拼命找一样东西。你必须马上找到它。你刚刚好像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现在却死活找不到了……最后你不得不开始慢慢整理书桌,尽管心理恨不得“翻箱倒柜”,可依然无果而终……第二天,你发现那昨天怎么也找不到的东西就在桌子上,就在那么个明显地地方躺着……
还是模式识别在作怪。在识别物体的过程中,我们的眼睛其实只不过起着“扫描输入”的作用,而识别活动,其实是大脑的任务。我们的眼睛接受光的反射,而后将这些“像素”交给大脑处理。
我正在使用的这台显示器分辨率是1920 X 1080像素,也就是说,这一屏的画面,由2,073,600个像素构成。事实上,我们眼睛说能够接受的图像要比这个精密得多,在90度视角中,保守估计可能要处理324,000,000个像素。
我们的大脑并非用“精确对应”的方式去处理接收到的光线反射造成的各个“像素”,而是用模式识别的方式去做判断。而且不见得一定只通过“像素”信息来判断──比如,当你找钥匙的时候,你的眼睛在“搜索”它的同时,你的其它感官也可能参与判断──你为了看清四周而转身,那钥匙串因此发出了响声,于是,你的眼睛停止搜寻,然后你把手伸进裤兜,触到钥匙的那一瞬间,你的大脑得到另外一个判断,“噢,就是它了……”
当我们着急的时候,大脑受到严重的干扰,乃至于它暂时“忘却了原本可以用来作为判断的模式依据”,于是,输入工具在不断输入信号的同时,大脑却无法正确判断,明明就在那里的东西你偏偏“看”不到……其实“看”到了,却因为大脑中的模式识别机制出来问题,所以就没有识别出来。
这种状态,我们将其称为“盲目状态”。常说的“睁眼瞎”也是一回事儿。
阅读过程中,也常常发生这种事情。为什么读了却读不懂?两个原因:大脑 1) 用来判断的模式错了,2) 用来判断的模式是没问题的,却因为种种原因调不出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大脑都开始“视而不见”。
下一篇:“双向抑郁” 不可轻视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摆脱焦虑,原来如此简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