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高校学子的繁忙时刻,考试、论文、作业接踵而至,一些学生感到压力过大,不免产生心理焦虑。 “考试焦虑”是正常现象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一年级的王雨吟告诉记者:“‘考试焦虑’现象普遍,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北大未名BBS上,同学们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明明做完一件事了,时不时又会想起来,再回过头去检查一遍……有时候,会重复回想好几遍,越是重要的事情,这种倾向愈明显,我是不是存在强迫症倾向呢?” “这学期,有一门很重要的考试,我很早之前就下决心,一定要腾出充分的时间复习。结果,只是下了决心而已。时间不知不觉地就滑过去了,发现的时候,只剩下一周了,还不在状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是无法学习,不想学习,为啥呢?宁愿整天看闲书,也不想翻一翻专业课本,我是不是真的患上了抑郁症?” “课堂报告的事,对别人来说,好像那么容易,而我总是说不出来,讲一些重复的话,抓不住重点。有一次,我练了好久,结果,还是没有别人做得好。怎么办?我现在真的很烦恼,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 “焦虑现象比较严重的同学,往往是因为产生‘考试焦虑’后,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变得更加焦虑……”王雨吟说,“其实,考试前产生焦虑是十分正常的,就拿我们咨询师来说,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关键要看是否能很好地排解。” 消除“考试焦虑”,需从源头抓起 下个学期开始,王雨吟就要成为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兼职咨询师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很多学生是能够通过咨询,得到帮助的。她同时意识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 “产生‘考试焦虑’的具体原因很多,就深层次的原因来说,父母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王雨吟说,“如果父母是那种容易焦虑的人,孩子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王雨吟说,中国的许多父母是焦虑的,而在他们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语言、语气,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比如说,很多父母会把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其的个人价值联系起来,这极容易使孩子产生“考试焦虑”。 一些学生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把个人价值建立在考试成绩之上的做法了。一位在线咨询的同学这样问:“考试成绩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讨论清楚,并且彻底消除伴随童年记忆成长的焦虑感,恐怕需要较长的过程。王雨吟说:“改变一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塑造一个人,同样是件难事。但只要能够让人看到希望,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