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北理工一男生跳楼身亡”,“人大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
目前,大学生自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不是新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这条不归路来应对挫折。他们虽然走了,可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却不会随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消失。他们对生命的漠视更是深深刺痛着人们的心,也引发了无数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天之娇子们一个个都选择以死解脱?他们那以生命的结束为特点的血的教训带给我们的除了一声叹息外还剩下什么呢?
个人原因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和多血质,这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我们以抑郁质者和胆汁质这为例,这前者天生便很多愁善感,敏感而多疑,通常情况下都是闷闷不乐的,但一般不会采取自杀这类过激行为;后者情绪易波动,不冷静,做事容易走极端。
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欠缺。很多学生认为心理上有疾病是可耻的,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被另眼相待。学校里有心理辅导室,但因为害怕同学歧视的目光而不敢主动去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他们往往选择找亲近的朋友,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去咨询室。有的同学甚至始终不能迈出这一步而走上轻生的绝路。
家庭教育不良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以及“四二一”式家庭的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万事都为其做好而忽略了其棉对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曾有报道称一大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剥鸡蛋而挨饿,可见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宠溺到了何种程度。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自己做,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表现得手足无措,缺少了长辈呵护的他们会感到恐慌甚至绝望,产生轻生的念头。
学校教育误区
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应试与功利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没有自我,没有个性。这样的孩子十分冷漠,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对社会生存、处事方法的有所了解。等到经过重重考试选拔上了大学却发现这个“象牙塔”与想象中的很不一样,他们对突然的轻松感到无所适从,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点点期待与担忧,但是由于交流与沟通能力的欠缺,压力得不到释放,集聚的结果就是伤害自己、结束生命。
有的学校没有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缺少了解,不能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给予其重点照顾。虽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却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他们开展工作是被动得等待学生上门求助而不是主动关心学生。选择自杀的过程,是一个生死冲突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选择自杀的时候,他身体总有一部分力量想要活下去”,如果我们能够提早发现学生的异常,给予关注,及时给予疏导,那么,有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来源:中国心理网
下一篇:30%大学生需要心理咨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考生心理健康莫轻视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