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单身老人想再找老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幸福的“黄昏恋”会使老年时光充满无限美景。在九九重阳老人节来临之际,记者到婚姻登记处、婚姻介绍所了解情况,到益田村、梅林一村等大型社区的公共场所分发调查问卷,对深圳“黄昏恋”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据调查,有超过六成的单身老人有再找老伴携手共度余生的想法,有九成的老人认为子女的想法很重要,对是否再婚有直接的影响。专家认为:作为子女应该尊重长辈的决定,支持他们再结良缘。
故事1、68岁的李东和56岁的周芳今年走进婚姻殿堂,他们说——老来相伴的感觉真好
经民政局婚姻登记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采访了68岁的李东(化名)和56岁的周芳(化名),他们于今年走进婚姻的殿堂。
8年前,李东从深圳市一家大型企业退休,不幸的是,就在同一年,身体历来比较虚弱的老伴,竟因为患上一场重感冒引发各种并发症去世了。“儿媳刚生下了孙子,正是享福的时候,老伴却先走了,真是太让人伤心了。”李东说。
李东退休后一直以孙子为伴,但孙子上小学后,他又觉得无所事事了。
在社区参加书画会的时候,他认识了已离异的周芳。两人一见如故,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一年后,他们在子女支持下结了婚,新房就设在李东早年买下的一个小套间里。房子地点离双方子女家很近,探望儿孙比较方便,这让两位老人过得很舒心。
“每天一大早,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去晨练,回来后两个人一起画一幅画,然后点评一番,别提有多开心了。”李东说。周芳说:“有一次,我在晨练中不小心扭伤了脚,老李二话不说把我背下山。我在他的背上哭了。他问我哭什么?是不是脚太痛了!我告诉他:老来相伴的感觉真好!”
故事2、65岁的陈明曾有过两次婚姻,如今单身的他在谨慎地追求真爱,他说——曾遭情伤仍渴望婚姻
在深圳市婚姻介绍所,经工作人员牵线搭桥,记者采访了65岁会员陈明(化名),他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气质儒雅。他说:“虽然在感情上受过伤害,但是,我还是对婚姻充满憧憬,希望能找到一位老伴,互相依靠、照顾,共度余生。”
陈明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姻缘路。陈明在30岁时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婚姻。他永远忘不了妻子的好:“我想办的事,体贴的妻子总是提前帮我办好了。”他忘不了,35年前一天下班后,北风呼呼地吹到脸上,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心想:如果能有一件毛衣该多好。回到家吃过妻子精心准备的饭菜后,妻子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件毛衣,塞到他手上嚷着:“快试试,快试试!”陈明喜滋滋地穿上了,好暖和啊,当时幸福的感觉让他至今铭刻在心。
不幸的是,这次幸福婚姻很短暂,半年后妻子得了病,很快病逝了,这让陈明痛不欲生,从此埋头专注于事业,并于上世纪80年代到深圳工作。1991年,一位好朋友为当时50岁的他介绍一位20岁的、来自贫困山区的女孩子。“30岁的年龄差距是否太大?”陈明犹豫不决。好朋友说:“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虽然文化层次不高,但很老实。除了你的年龄大一点,在其他方面的条件你都比她好,正好互补。”陈明在朋友们的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相处,陈明再婚了。
“没想到,这个女孩子的心变化得真快。”陈明说,不久,他发现年轻的妻子总是很晚回家,后来发展到夜不归宿,她总说她在姐姐家过夜,当时他有所怀疑,她姐姐的家在关外,有老公和孩子,住宅条件很差,怎么会经常让她留宿?有一天晚上,陈明无意中看到他不愿看到的一幕,当时他仿佛被雷电击中了,心痛欲裂:他的妻子和一位男士从一家餐厅出来,搂搂抱抱十分亲热,然后两人双双钻进一辆轿车绝尘而去。当晚,妻子又没有回家。妻子第二天回来后,陈明找她详谈。把证据摆出来后,妻子承认出轨。这宗婚姻在协议中走到了尽头。
陈明在孤独中又走过了10多个年头。已退休的他希望有一位老伴共度余生的念头又冒了出来。他走进了深圳市婚姻介绍所,成为其会员。他择偶的条件有三个:一是不能年龄太小,最小也要超过45岁;家庭观念重,品质要好;最好有深圳户籍,因为情况知根知底,好掌握。经介绍,他也接触到一些女士,但都不太满意。陈明说:虽然仍渴望婚姻,但是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婚姻问题上会很慎重,因为再也输不起了。
记者调查:老年人再婚者增多
不论年龄多大,不论遭遇怎样的情感挫折,有勇气再次点燃爱情之火,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调查,有超过六成的单身老人有再找老伴携手共度余生的想法,九成的单身老人认为子女的想法很重要,对是否再婚有直接的影响。
“黄婚恋”有助身心健康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超过六成的单身老人有再找老伴携手共度余生的想法。这一方面体现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简单的吃好、穿好,而更多要求的是心灵上的抚慰和夫妻之间的交流。
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李焕元告诉记者,在过去,涉及老年人的婚姻以涉外婚姻居多,一般是境外的一些老人回国内寻找伴侣。近年来,双方都在国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婚姻有增多趋势。今年以来,有不少中老年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如在今年的10月10日,一位85岁的退休中学教师就和51岁的老伴前来登记,成为夫妻。68岁的曾先生也于今年刚结婚,他告诉记者:新婚生活很幸福,这一步走对了。
近几年来入住老人院的老人越来越多,平时老人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老人之间交往多了,有个别老人日久生情会成为恋人的现象。一位义工告诉记者,10年前,在市区一个托老机构,有两位没有结过婚的七旬五保户老人,结为伴侣,他们和一群义工专门去庆贺,为他们表演节目,当时一对古稀老人幸福地偎依着,令人难忘。昨天,记者还专门来到两位老人生活的地方,如今老伴已去世,这让老太太很伤心,往事不愿再重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年的“黄昏恋”给老人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身心健康。
男性更易找到伴侣
接受记者问卷调查的50岁以上独身的中老年人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7。据深圳市婚姻介绍所陈萍所长说:“我们曾组织过一次夕阳红老人鹊桥会,当时来了70名先生,600多名女士,在为他们牵线搭桥时有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男性找老伴更容易些。”
记者在深圳市婚姻介绍所了解到,会员们素质普遍较高,有退休教师、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机关干部等,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下。择偶条件不输年轻人,男会员一般要求女方温柔善良,年龄比自己小10岁到20岁,如果对方有孩子最好是女孩;女会员一般要求性情相投,大多明确表示要求对方有经济基础,有住房。
“经济条件好、性格好、长相又好的老先生最走俏,有部分人被宠坏了。”深圳市婚姻介绍所的会员李女士说,有部分男会员总是要求找比自己年龄小一二十岁,其他条件倒是放得比较宽。今年60岁的李女士是早年来深圳工作的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经济条件比较好,她表示希望找年龄比自己大10岁左右的老伴,如果对方比自己大20岁,她是绝对不接受的。她说,以后找老伴,她不会过多考虑经济上的问题,只求在思想上能够进行融洽的沟通。
未婚同居现象较多
调查问卷显示:有91%的老人认为子女的想法很重要,对是否再婚有直接的影响。有30%的老人认为,不一定要结婚,只要生活中有个伴就可以了。
据了解,封建传统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少部分人思想观念。家住梅林一村的李阿姨说,已离婚多年的她曾就再婚问题征求女儿意见时,女儿却认为,母亲这么多年来和她一起过得挺好,没必要再找老伴,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是子女不孝顺,再说让母亲去伺候别人,心理上不舒服。李阿姨说:“因为女儿反对,从此我就没有了再婚的念头,不再给女儿添麻烦了。女儿对我都挺好的,我知足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一少部分老人未婚同居只求老来有伴,原因主要有三个:有的子女发现老人再婚,不是先为老人幸福着想,而是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财产会外流,阻挠老人再婚,老人为避免争执未婚同居;一些老人观念守旧,公开婚姻登记怕人笑话,因此悄悄地未婚同居;还有一些老人社会经历较丰富,老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害怕上当受骗,他们认为多年的性格习惯养成后一时难以改变,先一起生活适应一段时间,相互适应,合则在一起,不合则分,省了不少麻烦。
深圳市婚姻介绍所副所长莫有琛认为,可以理解老人未婚同居现象,这样可以避免草率结婚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他也提醒:未婚同居不为法律所认可,其间如果当事双方的权利受到侵害,是无法得到法律保障的。
专家观点
社会学者彭南林认为——子女应尊重长辈的决定
“老年人如能情投意合再组建幸福家庭,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是一件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减少社会问题的大好事。”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性别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南林认为:老年人丧偶或婚姻破裂,这时他们都有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儿女孝敬等天伦之乐,并不能填补老人们的感情空白。他们渴望能找一个伴儿,在一起说说知心话,互相照顾,共度人生的夕阳时光。子女应该支持长辈的决定,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
彭南林提醒广大单身老人,“黄昏恋”应该以双方的真情实感为基础,再婚最好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谨慎处理,如果过于轻率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另外,由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等原因,老年女性的人数要比男性多。一些独身女性有面临找不到合适对象的问题,建议这些女性应积极地融入社区,广交朋友,即使没有老伴相随,生活也会照样过得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