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现在的社会现象是,很多中年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要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回到家中对于年迈的老人和自己的孩子都无暇顾及,所以很多人都不得已把老人安排进养老院来度过晚年,但其实老人住养老院易患抑郁症。
国内某咨询公司调查了3000多名受访者发现,86.5%的人存在年龄恐 慌,35岁左右的人最严重。他们自觉无法与有活力的年轻人竞争而担忧前程,尤其是女性纠结于生子和升职的心理冲突,进而产生“年华逝去”的危机感。心态年 轻与否还体现在是否愿意汲取新知识上。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不愿学习新东西。即便学会用QQ、微信就能拉近与儿女的关系,他们也总是以“老了,学不动了”来拒 绝。
“人们在过了青春期后,就慢慢开始恐惧衰老。”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表示,年龄有生理和心理两种,心理年龄与所处环境有关。对自己年龄的感知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所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指出,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年龄渐大、容颜渐衰、事业未成,让很多人悲观、消极,甚至自卑、恐慌。对于老年人 来说,身体老化本来就让他们力不从心,退休引发的心理落差更使其萌生孤独、自卑、空虚、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衰老的担忧和恐惧也日益增加。王国荣对此表示, 年龄恐慌与社会变革大、知识更新快及物质主义流行都有关系,归根结底反映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在不少人,总喜欢说如果自己再年轻多少岁就好了。实际上这 是对现实、自身不满的一个借口。”
王国荣进一步指出,中国人太过强调时间概念,对“老”很在意,存在“老无用”的错误观念。然而,生命是一段完整的过程,不能片面地回顾某一阶段。就像一年四季,各有各的光彩,人生也如此,每段年龄都有价值。
王国荣说,活得充实的人不会因年龄而恐慌。因此,过分担忧自己年龄的人,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何恐慌,并借此梳理人生。其次要懂得,名利虽是努力方向,过分 看重却适得其反,不如专注于把当下过得更精彩。再次,与其耗精力与衰老做无谓的抗争,不如修炼内心,用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最后要转变年龄观。 不少人已习惯接受35岁以上就无法再就业、50岁之后将被社会抛弃的观点,这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差异非常大。在这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还在 很开心地工作。因此,只要给自己机会,加上年龄、经验与人生历练,即使已过中年,也还有机会成功。
温馨提示:小编温馨建议家中有老人在养老院的中年朋友们,您也有老的一天,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大过天,老人住养老院易患抑郁症,他们的孤独你也许没办法体会,但是只要你感受过一次就会后悔自己的决定,所以建议您常去看望父母,也时常地把老人接回来住住。
推荐阅读:现代老人常见心理问题
下一篇:长期独处的老人更易生病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老人应该怎么预防心理衰老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