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心理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心理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灾难后该怎么进行心理康复

分类: 心理常识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10-04

阅读 :300

  一些人不敢面对失败或者困难,往往把一切怪罪于命运不好。其实,一个人的未来是考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努力来决定的。灾难性的事件肯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痛苦,但是,如果能及时的解决心理上的包袱,就能减轻灾后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一起来看看灾难后该怎么进行心理康复。

  一、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

  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的,也有生理、心理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等诸多综合因素。灾难是一种社会性应激源,而这种应激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应激强度大等特点。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个体会陷入严重超负荷的心身紧张性反应状态中,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 心理应激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由于处理心理应激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对于大部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应激反应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少数人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工作与人际交往,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致使生活质量下降。灾难发生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抑郁、焦虑、分离障碍、酒精、药物滥用、自伤、自杀等。

  二、心理应激反应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人们心理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或休克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个体主要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其次是防御期或防御退缩期,由于灾害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使用否认、退缩和回避手段进行合理化或不适当投射,对解决问题的应对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再次是解决期或适应期,此时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并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心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最后谁不经过失败挫折,谁就找不到真理。危机后期或成长期,多数人经历了灾害危机变得更成熟,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较为成熟,获得一定的积极应付技巧,但也有少数人消极应对而出现冲动行为、焦虑、抑郁、分离障碍、进食障碍、酒依赖或药物依赖,甚至自伤、自杀等。鉴于上述理论,可依时间先后,将心理应激反应分为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心因性反应、持久心因性反应三个阶段。

下一篇:食物帮你缓解地震紧张情绪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春季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