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长大后价值感强的孩子,小时候都被无条件爱过
分类: 最新资讯
心理词典
编辑 : 心理知识
发布 : 04-18
阅读 :123
作者:主创团·牧青野如果有人对你说:“把你的孩子从生下就给我,只要他健康,能任我管教。那我就可以保证,不管孩子的父母是什么职业,什么经济水平,什么家庭背景。我都可以以我的意愿,帮你把孩子训练成任何你想让他成为的人物。”这种简单粗暴、目的明确的程序化教育方式,你会同意把孩子交给他吗?据说,这种教育方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华生提出的,他认为人只是被环境刺激产生被动反应的机器,只要接受程序化教育,就能得到程序化结果。很不幸的是,华生的孩子们,在他的教育方式下长大后,一个自杀离世,一个多次尝试自杀,一个流浪逃离。孩子不是机器,设好程序,通上电,就能自动运行。相反,必须用爱浇灌,再辅以细碎的养育,才能最终浇灌出一朵意外的惊喜。曾为《中国时报》专刊主笔的金惟纯说过:“我的母亲给了我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叫做除了爱,一无所有。”教育是方式,爱才是底色。“有效果”的教育,只能短期达到暂时的效果;“无条件”的爱,才能让孩子一生自带光芒。因为,爱,自有力量。活在爱中的孩子,长大后自带光芒“你是我的第一个返场嘉宾。”歌手陈楚生的一场演唱会中,他儿子作为巡演的返场嘉宾,一段打鼓solo燃爆全场。有网友评论:“我不羡慕他可以在爸爸的演唱会上演奏,我羡慕他的爸爸看向他的眼里都是骄傲。”是啊,在演唱会上演奏的孩子值得父母骄傲,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小事的孩子,也值得父母骄傲。演唱会上的这段演奏只是他儿子履历的一笔,但来自父亲自豪的目光,一定是支撑他走得更远的力量。当年以744的高分考上清华的庞众望,家境贫寒,但每次采访眼中都眼含星星,他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家有什么不好,我的父母,我的姥姥姥爷,他们都那么爱我。”被网友称最有松弛感的王诗龄,一张妈妈用爱的眼光看着她的照片,曾让多少人感慨:李湘无条件的欣赏和爱,成就了王诗龄成长最大的底气和自信。知乎上曾有人问:“什么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优秀?”有人回答:“我不知道优秀的标准是什么,但我知道,那些从小被父母无条件爱过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一定是活得健康、自信、自如、自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企业家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说自己年轻时做推销员,从来不害怕被拒绝。因为他内心深处相信,只要他坚持,就一定能打动对方。在采访者的追问下才得知,这位企业家的父母,从小对他的教育,就是无论他做什么,都会坚定地说:“你一定可以。”《儿童心理学》中有句话写道:“儿童在家里习得人际交往的规则,家也是他们遭遇了外在世界困惑时的安全基地。”简单说,孩子童年时期和父母的相处关系,会决定他们长大后和其他人交往的方式。童年时家庭的样子,就是孩子长大后未来的样子。自信,是因为爱而自信每当有校园霸凌的新闻冲上热搜后,都会引发父母们一波关于“什么样的孩子不容易被校园霸凌”话题的探讨。在这个问题的评论下,除了关于孩子自身性格、校园环境等因素外,几乎无一例外,会有人提出那句:“被父母深爱着的孩子,最不容易被霸凌。”三联周刊的一位作者曾分享过自己经历7年校园霸凌的经历。六年级时,她莫名其妙被转学生推倒,从凳子上摔下,从那之后一直被那个同学言语霸凌。即使她自己努力成为尖子班的好学生,这些欺凌也没有停止过。12岁胳膊上留下的一道疤,35时依旧是扎向她身体和心里的一道刺。她说,小时候也曾向父母求助。但他们关心的只有学习,他们爱的只是那个成绩好的她,而不是这个会受伤的她。她知道父母不会为她争取公平正义,只会把埋怨全部塞给她。她忍、忍、忍,忍到终于考上大学,熬到自己终于变得强大。长大后她做校园霸凌的公益讲座,把自己的伤疤揭给别人看,娓娓诉说:“我发现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和关爱太少。孩子无法从家里得到支持,所以不敢反击,不敢表明态度。”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被欺凌经历,结果的不同,不是因为孩子的不同,而是他们的身后,是否有可以依靠的父母。当我们在埋怨那些被欺凌的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反抗时,是否有那么一瞬间想过:我们是否给了孩子敢于反抗的自信?看过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句话:“自信不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而是因为爱而自信。”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孩子会因为某些条件而自信,比如成绩好,做好了某件事,获得了某个荣誉等等。可当孩子陷入因为条件而自信的逻辑中时,他们的另一面就会认为,一旦这些条件不在了,那他们就不值得被爱了。但如果父母从小给孩子的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无条件的欣赏和无条件的爱,在孩子心里建立起的,就是一种不会失去的条件,或者说他们会觉得自己获得爱是不需要条件的,那自信自然就被建立起来了。正如那句话所说:“无助感的对立面,是掌控感。”有条件的爱,催发的是孩子的无助感,无条件的爱,养出的是孩子的掌控感。如果孩子,能对自己人生初始的第一份关系,有十足的掌控感,他们就不会陷入一种对关系的彻底无助状态,自然能发展出更好的人格。所以说,无条件的爱,最终是在建立孩子的高认可感。当孩子认为“我值得”时,自然就有“我可以”的自信。最高级的养育是接纳孩子的不同面相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很心疼的视频。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著名指挥家本杰明赞德前演奏小提琴。演出结束,现场一片掌声。本杰明对于这个小女孩的琴艺也大加赞赏。随后,他带着小女孩走到女孩妈妈前,问她:“你觉得你女儿漂亮吗?”“我觉得不漂亮……”“那你觉得你的女儿表演得好吗?”“不是很好……”“可是,如果这是我的女儿的话,我会用尽世间所有最美好的词语夸她,我会对她说,和她在一起,我的世界充满了欢乐。作为母亲,你不需要向她传递焦虑,你唯一要做的是让她快乐成长。”《深度关系》中写道,父母不愿意夸奖孩子,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种是父母自己是严重的全能自恋者,所以无论孩子怎么做,他们都觉得不够好,不符合他们的期待;第二种是父母即使对孩子内心是认可和赞叹的,但他们会觉得表扬孩子了,就会把孩子放在自恋维度高位,而父母自己则处在了自恋维度低位,他们接受不了这种地位的转化。但无论父母的原因是哪一种,给孩子带来的后果只有一种,就是低价值、低自尊、低认可。心理专家曾奇峰也曾说:“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客体便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会发展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我。孩子对于自我的评价,就是他的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我的评价。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和评价,都来源于关系。父母怎么评价孩子,孩子就会怎么评价自己。就像视频中演奏小提琴的这个女孩,全程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这又何尝不是因为她从母亲对自己的评价中,也认可了自己并不优秀的伪事实。伊能静的儿子哈利,在采访时说,自己最感谢的,是当很多人曾对他表示质疑的时候,只有他的妈妈会说:“儿子,妈妈永远在你身后。”父母,是孩子的守望者。想要让孩子获得无条件的爱,就先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认可。正如黄仕明所说的那句:“你不需要接纳孩子的行为,你只需要接纳孩子心灵的不同面相。”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当我们看到了孩子可能暂时不符合我们要求的行为时,不要着急去批判,而是可以静下来,触碰孩子心灵深处对父母的需要。把我们的心和孩子的心链接在一起,互相打开,互相看见,互相接纳。爱,是无声的力量。父母用无条件的爱,接纳了孩子的脆弱和无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温暖和柔软,才能最终在未来真正变得强大。